節日變「劫」日 大陸民眾上網曬帳單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29日訊】元月29日初七,過完年後第一天上班,不少民眾紛紛曬起過節的帳單花費。據調查,三成網友過節花費在5,000元以上,上萬元的也大有人在,不禁讓人們思考如何理性消費,才是真正的幸福。

現在過年要花多少錢

跟往年不同的是,現在過年的花費逐年攀昇。從置辦全家的新衣、買上年貨、準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到年後逛逛公園、看看親朋好友。現在過個年,花費在萬元以上很平常。

新衣:過年一般要穿紅色新衣,漂亮的唐裝價格一般是小孩100元、成人500元左右。

鞭炮、煙花:前幾年大陸禁放鞭炮煙花,過年變得冷冷清清,這幾年大部份城市開禁了,於是放煙花又變成了例行的年夜飯後娛樂活動,每家花費在20元~500元。

壓歲錢:由於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了30年,這代一個孩子上面父母輩份的可能還不是獨生子,於是一個孩子,父母輩份的大人大多4人以上,爺爺奶奶輩份的大多8人以上,這樣一個孩子過年,能從10多個大人手上得到壓歲錢,加上每份壓歲錢的數量增多,收到上千元壓歲錢的孩子很多,有的還能得到上萬元。與往年不同的是,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經商理財的能力,紛紛把錢交給孩子自己支配管理。

年夜飯:再窮的家庭,年夜飯也是儘量的豐盛。除了雞鴨魚肉,還有螃蟹、甲魚等貴重的海鮮,大年三十晚上齊齊上桌,甚至菜多得放不下,當然也吃不完,因為要「年年有餘」。吃完年夜飯,還有點心、水果、糖果等。年夜飯價格100元~2,000元。

過年禮品:過年走親戚也是我們的老風俗,提上大包小包禮物給親朋好友拜年,找好久未見的朋友聊天。價格200元左右。

逛公園:大年初一不少的家庭會選擇逛公園。對有些大家庭來說,這也是一年中難得的全家聚會日。一起聊聊,閒逛逛,拍拍大團圓照,就這樣難得的度過懶散的一天。花費100元左右。

幾個過年花錢的故事

還有網友具體講述了自己過年的經歷。一位網友說:「農村家庭過新年,比城市家庭奢侈得多,一個農村家庭的新年必須開支,往往是一個城市家庭必須開支的幾倍。」「年二十九我回到村裏,年初四來北京,不到一個星期,花了兩萬多塊錢,其中有五千是非必要性開支。已經比預算少一半了,可喜可賀。但明年還是決定叫他們來北京過年了。如果明年我父親、兄弟來北京過年,估計總共花費不超過一萬元。」

他給出了具體的帳單:開車回家,油費600元,過路費250元,共850元;給雙方父母4,000元;小輩的紅包1,800元(四個親侄子、八個親外甥、11個親堂侄、兩個小堂妹、六個堂外甥);買年貨帶回家1,000元;同學聚會共3,200元;和幾個同學小賭一晚輸了600元。總計11,450元。

還有一位網友寫道:「我在北京安家,老家在四川,以前過年回家,加上路費,一萬塊錢都打不住。今年我沒回家,就是在家休息,偶爾與朋友小聚,花費的錢也不多,感覺還挺好。剛開始聽著別人家都是歡聲笑語,心裏是有點怪怪的感覺。但是在網上跟朋友們聊聊天,通過電話跟家人互道新年好,也一樣感覺挺溫馨的。帳單:家裏置辦年貨:300多元;給岳父岳母買禮品:300元;請朋友吃飯:200元;同學聚會湊份子:100元;走親戚買禮品:300元;買鞭炮:150元;總計:1,350元。」

「老在家過年覺得挺單調的,今年股票賺了些錢,所以決定趁著假期帶著家人出去玩玩,換種方式過年。年三十抵達泰國曼谷。大年初一,導遊帶著我們全家遊覽泰王宮。看完王宮,又到曼谷市區裏著名的四面佛去燒香。大年初二,遊覽了湄南河。大年初三遊覽了水上市場。大年初四,全家乘坐包車轉往著名的濱海旅遊勝地芭提雅。在這裡度過了三天假期,基本是在芭提雅的沙灘上日光浴,感覺挺愜意。雖然開銷比在家過年稍微大了一點,但是能出國玩一玩,放鬆一下心情,覺得也挺值!帳單:機票:8,100元;住宿:4,000元;景點費用:700元;導遊費用:500元;租車費用:600元;餐飲費用:800元;總計14,800元。」

人情 拉動內需與量力而行

有網友評論說,不少人過一次節就要花好幾萬元,按現在中國人的收入水準和平均存款數,有多少人能有幾萬的存款?這樣算來,有多少中國人過得起年?可是新年年年過,怎麼好像很少聽說那些每月只掙幾百元的人過不起年,反而是那些看來是白領、中產的好像過不起年一樣。看看網友們曬出來的新年帳單,其中大頭還是各種人情往來的費用,當人情往來只剩下錢的時候,那再多的錢自然也是不夠用的。沒有道德規範約束的「禮」,沒有正確的輿論導向,「人情往來」恐怕會越來越接近一種不正常的財富轉移方式了。

也有人說,其實不用「曬」也都知道,節日開銷肯定比平時大,所以我們不難發現,節日在增加,「黃金周」也在增加,道理挺簡單,用節日來製造假日,用假日來製造消費的理由和藉口,讓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有一個流動的機會,最積極的社會意義就是拉動內需。不料,賺錢是辛苦的,花錢也花得「叫苦不迭」。

關於「過年開銷多少才合適」的話題,一位網友寫到:「這是個偽命題,花多少都應該量力而行,不該打腫臉充胖子,但在現實面前,有些人是拉不下面子的,特別是過年的時候。明知道自己能量不足,卻仍然要擺譜,按民間的俗語說,就是輸人不輸氣。人活著,就是為了爭一口氣。說穿了,這是面子觀念在作怪。畢竟每個人的經濟情況不同。過年過的就是『幸福』,既然自己錢包不鼓,無妨以實情相告,在我看來,『實話實說』總比死撐著要幸福得多。」

(責任編輯:貝利)

相關新聞
詩歌:過年數字歌
許雅涵返臺過年 隨即赴內地趕拍電影
《李小龍》陪過年 好萊塢巨星暢談影響
過年大吃大喝 小心腸胃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