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中國黃金熱顯示對經濟失去信心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羅凱琳編譯報導)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日前預測,中國今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市場。黃金被視為防禦性資產,中國經濟前景依然被看好之時,為什麼其國內對黃金的需求卻大幅飆升?

對此,一般的解讀是,中國想保護自己免受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問題的衝擊。但英國《金融時報》近日一篇報導卻分析指出,這正表明,許多中國人比外國人更擔憂中國經濟是否可持續高增長。

買家既非央行 也非投資機構

中國從香港進口的黃金自2010年以來已翻了三番,世界黃金協會也預估,中國今年金飾和黃金投資需求將達925噸左右。那麼其國內誰在大量購買黃金?許多人會認為是中國人民銀行。畢竟,中國人民銀行擁有外匯儲備3.18兆美元,黃金又能抵禦通膨,是無風險投資。

北京當局並不公開人民銀行是怎麼儲備其外匯的。但人民銀行已經承認,除了美元外,正多元化儲備資產。那麼中國購買黃金的謎團就解開了嗎?

不竟然!儘管中國人民銀行最近買進了一些黃金,但它不可能是推動黃金需求上升的主力,因為北京政府並沒有大量拋售手中的美元或歐元資產,要買入如此多的黃金,人民銀行得在國際市場上大量出售其它資產。再加上,中國的外匯儲備每季度都在縮水,這意味著,可用來購買黃金的外匯也正在減少。

報導中分析說,黃金需求的大增也不源自於金融機構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數據顯示,該國內庫存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何況,在經濟增長之際,投資機構對黃金的需求不會大幅增加。

非官方交易所蓬勃興起
證明買金主力來自投資散戶

這麼看來黃金需求的攀高只能來源於投資散戶,現在散戶可在上海官方交易所,以及非官方交易所很容易買到黃金。過去兩年中,許多非官方黃金交易所於多個大城市興起。當局明文禁止散戶在上海交易所以外的其它市場買賣黃金。政府這樣限制黃金買賣之時,還有這麼多非官方交易所崛起,無形中確認了投資散戶是主導黃金需求上揚的主力。

為什麼中國投資散戶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大量採購黃金這種防禦性資產?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抵禦通膨,通脹率2011年年中就飆至7%的高峰。但在過去兩年無論通膨率高或低,散戶對黃金的買進一直在增加。

文章中分析,一個更好的解釋是中國缺乏好的投資替代選項,致使散戶把財富投入到黃金這一公認最安全的保值資產中。

在中國這個金融市場不成熟的經濟體中,投資選項很有限,僅限於實際回報率為負的儲蓄賬戶﹑全國性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及房地產。

市場不成熟
股價易受操縱、房產多屬投機性

股票投資的弊端是,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多數股份掌控在國有企業手中,加上不完善的財務報告、欠缺透明度和寬鬆的交易規則,導致股價很容易被內線交易者操縱。

房地產是另一投資選項。但中國人早在國際媒體前就知道,許多飛速發展房地產的城市惡名昭彰。當地人知道開發商所聲稱的回報率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許多產業根本都租不出去的,所以他們知道投資房地產是投機。現在隨著許多地區房價的大跌,中國人就更不願投資房產了。

由於資本管制,只有非常富有且和外界有良好關係的富豪才能把錢轉移到海外。這樣一來,多數人在未來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買金就成了一種保值方式。一個中國商人最近對西方媒體說﹕「這些豪華公寓根本不值錢,因為沒有人會租這些公寓,但黃金可以賣到國外去。」

1980年代後期和2008年,日本、美國的超低借貸利率都招來許多不明智的投資決策,導致了資產泡沫化。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銀行貸款已從2008年的7,500億美元躍升至去年1.2兆美元, 這還不包括數百千億湧入中國的「熱錢」。

該篇報導結論中指出,正當一些輿論稱這是中國主導的亞洲世紀之時,該國內卻出現了黃金搶購熱,這現象暗示,中國人本身可能對其經濟發展已經失去了信心。

(責任編輯 王樺)

相關新聞
中國黃金熱 小型交易所順勢而生
索羅斯賭中國黃金需求入股周大福  華人首富或換人
龍年伊始 中國黃金消費量暴增
黃金看多  挑戰180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