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的心路歷程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寒梅綜合報導)近兩年,陳坤身上好像發生了幾件突出的變化,突然成了演技派,突然組織了一場公益活動——「行走的力量」,突然出了一本書——《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人們自然會問:是甚麼使他有這些變化?

突然變成了演技派

陳坤原先在公眾眼中是不起眼的演小眾電影出道,演偶像劇成名的男孩,現在卻突然變成了淡定的、一個正面力量的演技派,令人刮目相看,有位導演稱他是中國目前年輕一輩裡演技最好的實力派演員。

陳坤透露在演戲上的轉折是在拍電影《畫皮》之後,當時他發現自己的表演有了很大問題,感到很可怕。因而拍《畫皮》之後的八個月沒接戲,開始「閉門思過」。他坦言,在三十二歲之後才愛上這演戲事業。

走出了憂鬱和迷茫

陳坤袒露,他年幼時家庭貧困,在他十幾歲時對於人生的計劃就是:要租個房子,要賺錢,去分期付款買房子,然後再努力工作還貸款,要去旅行,要吃吃涮羊肉……。這些都是在當時認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而在他當了演員後的一段日子,突然好像一切都來了,這突如其來的財富和名聲打亂了他人生的計劃,他似乎難於承受這不期而遇的結果,不知所措,而出現了迷茫和混亂,甚至出現了抑鬱和失眠。

陳坤說,他後來發現,對這一切,唯一的辦法就是坦然面對。而當他坦然面對之後,他發現他有了勇氣,進而他理解,自己擁有的財富和名利是個考驗,目的是讓他儘可能多的去幫助人。

突然的「行走的力量」

陳坤說,在2008年的一天,他突然想:我能否在未來的某個時機通過一種甚麼方式去傳播正面的力量。終於,在百忙之中的2011年,陳坤組織了一場公益項目「行走的力量」,其宗旨是通過「行走的力量」希望更多人關注「行走」。他認為:在累的時候,疲乏的時候走一走,這是一個減壓的方式,能夠給人帶來快樂,找到你自己內心的力量,在行走中只要心定下來,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他說:「我很珍惜我現在有的,我也不去奢望我未來有的。這就是我通過行走所帶來的體悟。」他還說行走是一種修行。

話及今年的「行走的力量」活動,他表示:希望今年多做一點事情,會去青海,還是會組織大學生,目標不僅僅是行走,而是考慮讓學生們去嚐試一些支教的工作,希望能夠給渴望學習更多知識的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切實的幫助。

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陳坤面對眼下不斷發生的學生輕生事件,也在思考,他的感悟是:當你知道死亡是一個一定會到達的站台時,你走向這個站台的過程中就會變得珍惜。你就不會像以前一樣,因為失戀就想死,因為被侮辱了就想死,你會學習珍惜當下的每一刻,因為每一刻都是不可能重複的。

《突然走到了西藏》

《突然走到了西藏》一書,是陳坤的處女作、是公益活動「行走的力量」——西藏行走的文化隨記、是給人正面力量的書。在書中,他摘掉明星的光環直面自己、直面自身的各種「醜陋」、人生裡的各種殘酷打擊與輕蔑。

陳坤在書裡記錄了許多一般人不願暴露的東西:比如幼年的貧窮;比如上大學時沒錢要蹭飯的窘迫;比如剛進劇組時被人蔑視的事情。陳坤說:「我的書裡有一章叫做「有一天你會感激那個殘酷對你的人」。不管在生活中遭遇了甚麼:人情冷暖、事業挫折……。你都要用一個正面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堅強。」

陳坤在書中寫到這樣一句話:「真實的醜陋比虛假的繁榮美一千萬倍!」陳坤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夠有此認識,實在難能可貴!

言及今後的規劃,陳坤表示,話劇表演的台詞、節奏、情感都必須是一氣呵成的,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力。以前對演話劇缺乏自信,現在他打算抽出時間來學習演話劇,主要目標是傳統的話劇。

責任編輯:李文笛

相關新聞
關懷自閉症 周迅邀陳坤為紀錄片獻聲力挺
陳坤首次為歌曲填詞 坦承很忐忑
陳坤赴西藏開始公益活動「行走的力量」
陳坤「行走的力量」初試告捷 收穫良多(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