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再度熾熱 曾俊華:勿盲目跟風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香港樓巿經過一輪整固後,今年2 月開始再度熾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8日在網誌上指出, 2 、 3 月份的樓巿價格及成交量再度回升,個別單位成交呎價再創新高。他關注樓市的泡沫風險,擔心一旦利率回升或外圍經濟出現下行風險,樓價會大幅波動。他警告, 有需要時會毫不猶豫出手防止樓市過熱,並提醒市民「不要迷信樓價只會上升,不會下跌,千萬不要盲目跟風入市」。

樓市正受兩股不尋常力量影響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8日在網誌中對樓市再度熾熱表示關注,他說去年下半年,在外圍形勢不穩及本地銀行數度調高按揭利率下,香港樓市出現整固,成交劇減,今年 1 月的樓價由去年中的高位累計回落約 5% 。

不過,他坦言,自今年2月開始,股市回升,樓市氣氛再度轉活,早前累積的購買力被釋放,帶動成交及樓價上升。這反映2月的成交,3月份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的住宅物業買賣合約總數,按月急升接近兩倍至11,360宗,整體樓價在2月亦回升約2%。個別單位的成交呎價更創出新高。部份市場人士對於今年樓市表現的看法轉趨樂觀,有別於年初時一面倒的悲觀。

曾俊華認為,香港的樓市正受兩股不尋常的力量所影響。一方面是超低利率及流動性充裕的環境,令樓市亢奮的情緒可能再度出現。他表示,市民的置業供款負擔已由 2008 年第四季 32% 的低位,飆升至去年第 四季的 46% 的高位。若利率回升 3% ,這數字將上升至 59% ,遠超 1991 年至 2010 年 50% 的長期平均數。在目前的低息環境下,這供款負擔指數已相當高。

另一股力量則是外圍經濟的下行風險。他分析,在歐債危機的威脅下,環球宏觀經濟前景高度不明朗,令樓價更易出現大幅波動。一旦環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再度惡化,樓市將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密切監察市場狀況 防止樓市過熱

曾俊華表示,十分明白及理解許多市民,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擔心樓價愈升愈高,憂慮現在不買,在未來會更難置業。

他提醒巿民,協助中低收入家庭置業的置安心計劃,當中位於青衣的項目可提供1000個中小型單位,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始接受預租申請,並在2014年落成。
 
他強調,樓市大起大落,會為宏觀經濟及金融穩定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會密切監察市場的狀況,維持對樓市的極度關注,有需要時我會毫不猶豫推出進一步的措施,防止樓市過熱的情況重現。」他又提醒市民切勿盲目入市,「置業是市民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在作出置業決定前,大家必須審慎,要量力而為,小心各種潛在的風險。市民不要迷信樓價只會上升,不會下跌,千萬不要盲目跟風入市。 」

遏抑過熱樓市 各界看法不一

曾俊華的言論惹來業界猛烈批評,中原創辦人施永青直指政府若再阻港人把資產保值,最終會「害死人」。

香港《明報》報導,施永青表示現時與 1997年的市況不同,人口普查結果顯示 6 成業主供完樓,有進一步改善生活的能力。施永青認為曾俊華的遏市意向是錯誤判斷,在低息環境及經濟危機下,有資產的人都想自保,持有實物是理性的選擇,資產投放應由市民判斷,更指再遏樓市會「害死人」。對於曾指市民供樓負擔重,施認為數字在歷史上稱不上高位,亦未見有不理性入市情。

Bricks & Mortar 分析員王震宇指息率漲跌與經濟週期屬正常現象,政府政策才是最不尋常的力量,他指「政府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救世主」。財爺曾俊華暗示再出招之言論不負責任,未有定義何謂需要時候,令人不寒而慄,希望只是「出口術」,若政府再干預,將動搖本港自由市場地位。

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則支持政府遏市,認為現時樓市過熱,供款負擔處危險水平,應盡力將樓價回覆正常。額外印花稅的推出,對打擊炒風有顯著的成效, 曾俊華這次表明為遏樓市可能會再出招,市場對招數有不同的猜測,王震宇認為新招難測,最大機會進行行政干預,從按揭及稅項著手。李卓人則認為,新招應做得更徹底,建議開徵資產增值稅,不論炒家及用家亦要繳稅,以遏抑過熱的樓市。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美股減息香港樓市有望
減息刺激投資者入市 香港樓市轉活
瑞銀:香港樓市2年若升40% 恐釀超級大泡沫
香港樓市已見泡沫 政府與炒家角力持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