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退休金改革惹公憤 公務員特權被聲討

人氣 200

【大紀元2012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最近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員推出退休金制度改革建議,推遲退休年齡,而公務員和私營企業僱員之間的待遇鴻溝在建議書中卻絲毫沒有被觸動,因此引發公眾強烈反對。企業家和團派媒體都對退休金雙軌制度反映出來的公務員特權展開激烈聲討。《彭博社》7月5日的文章指出,官僚特權將導致共產黨和中國民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刻。

文章說,中國離退休人員雖然沒有世界上最富有的養老金,但是他們長期以來享有退休最早的待遇。根據中國法律,男人在60歲退休;政府和國營公司的女僱員可以在55歲退休;私營公司的女僱員可以在50歲就拿退休金。

但是,去年,負責退休金的政府部門已經通知,在工作年齡人口下降的中國,這樣的門檻已經無法再支撐。但是,要求工人放棄幾年退休時光的改革提議,在政治上可能具有危害。

退休制度改革突然進入了公眾討論。6月6日在一個研討會上,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員宣佈這個改革是「不可避免」。公眾的反應幾乎一致是負面的。在一個人民日報做的網上民調當中,45萬受訪人當中93%的人反對對退休金作出任何改變。6月20日,人力資源部宣佈,「暫無計劃」提高退休年齡。

然而,人力資源部下面的社會保障研究所主任何平,在兩週之後在北京一個學術會議上提出一個改革方案。根據他的這個計劃,從2016年開始,每隔一年,就在目前退休年齡上加一年,這樣到2045年,統一的退休年齡將是65歲。理論上,這種推遲將允許更多錢支付給養老金系統以支持現有的退休人員並解決勞工-退休人員不平衡的問題。

根據最近由中國銀行發佈的報告,到2013年,中國退休金體系在資產和負債之間將存在18300億元人民幣(2900億美元)的差距。如果不採取行動,到203
3年這個差距將擴大到68200億元赤字。

人口和糟糕的人口控制政策是一部份原因。2011年人口調查顯示,超過60歲的公民達到1.81億。這部份人口增長迅速:到2015年老年人將達到2.21億。去年,中國領取退休金人口增加521萬人。

這已經很糟糕了。但是更讓人驚慌的是替代退休勞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很大程度上歸咎於一體化政策。從2014年開始,勞動年齡人口每年將下降360萬。以此速度,中國在2050年的勞動年齡人口將比2010年減少2億。結果將會令人擔憂:今天,3.5個勞工支付一個退休者的退休福利;到2035年,將變成2個勞工負擔一個退休者。

推遲退休年齡已經在幾個歐洲國家導致激烈的社會矛盾。一些歐洲國家依賴於債務和外援來維持社會保障網絡運行。但是對於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國家,其社會福利只能依靠自己的公民。如果中國陷入類似於歐洲國家的債務危機,沒有人可以拯救它。

但是沒有幾個中國人認為退休金制度的麻煩只是人口造成的。他們知道,竊取社會保障基金已經捲入最近幾年中國最嚴重的腐敗醜聞。他們也知道,中國擁有雙重退休金制度,給予那些國營單位僱員更多的好處,而他們卻無需付出。

私營公司僱員支付8%的工資給政府管理的退休基金,僱主再加3%。而在國營單位,僱員無需支付,政府支付所有的金額。並且,私營企業退休職工退休金跟通貨膨脹率掛鉤,而國營單位退休職工退休金跟政府工資掛鉤。後者通常漲得更快。退休金的優勢是為甚麼公務員成為大學畢業生最垂涎的職業的原因之一。

迄今為止,退休金改革建議仍然保持中國的雙軌基金-支付系統。一向對精英特權持懷疑態度的中國網民也注意到了。一名企業家王緄達在微博上表達他對國營職工和私營職工之間待遇差異的憤怒。

他說:為甚麼,當中國政府面對問題時,把困難推到私營公司和勞工身上?私營企業需要僱用工人到65歲並幫他們支付社會保障費用,而納稅人卻不得不幫助政府養活公務員一直到退休之後?平均中國人的壽命是70歲,所以他們在退休之後還不得不養活他們自己五年,即使他們繳了41年的隱形稅!作為一個納稅人,我不得不說:去死吧!

雙軌制度不僅僅激怒了企業家和網民。在7月3日,中國青年報發佈一篇嚴厲批評退休金制度改革建議的文章。這不同尋常。因為高層政府的提議很少在重要國家媒體上受到嘲諷。但是這篇文章特別引人關注的是其高度的個人風格,很像最近《中國青年報》針對倡導民族主義的《環球時報》所說「有限度腐敗論」發表的批判文章。

《中國青年報》文章說,「雖然推遲退休的建議遭到公眾反對,一些無需支付社會保障費用的人卻仍然倡導推遲退休。」「如果這個政策制定者不能夠放棄他自己的利益,那麼人們可以會問:『為甚麼我們不得不總是做那個受苦的人?』」
中共保守派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他們不願意的話。但是他們的沉默,就像他們建議的退休金改革,將導致一個結果:共產黨統治者和被統治人們之間的鴻溝將越來越大。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全球共同亟迫解決養老金問題
中國退休福利制度面臨挑戰
年終專稿:中國勞工走上街頭抗議
美國專家分析中國民間抗議風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