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軍事協定最後一小時流產探因

【大紀元2012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文龍韓國首爾綜合報導)原定於6月29日簽署的《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距離簽署儀式不足一小時卻被韓國方面慌忙喊停。這種外交史上少有的變故引發輿論關注,從中也折射出韓國朝野雙方對立的態勢,以及李明博政府在執政后期突顯出的「跛腳鴨」現象。

北韓情勢多變 催生韓日聯盟

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是自1945年日本對朝鮮半島殖民統治結束後,兩國首次放下歷史恩怨決定簽署的軍事協定。據悉,隨著北韓發起的挑釁不斷升級,韓國總統李明博自前年起開始推動該協定的簽署計劃,特別是今年4月北韓發射遠程導彈之後,更顯互通北韓情報的必要性。

韓聯社7月1日引述政府一位消息人士的話說,在金正日生前患有腦中風後,眾多關於北韓內部可能發生巨變的情報出現,加上韓國掌握北韓相關情報方面,有不少不足之處。因此,韓國政府推進了同日本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事宜。

特別是在這一過程中,北韓進行了核試驗與導彈威脅,再加上金正日去年年底突然去世後,新掌權的金正恩使北韓內部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而韓、美共享北韓情報並不能保證全面瞭解北韓內部動向。

這位人士舉例說,駛往北韓的可疑船舶一定會途經韓國或日本海域。因此,若韓日能夠交換有關信息,可以徹底防止北韓與外界交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在韓日未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情況下,則難以攔截可疑船舶駛往北韓。

出於上述多方面的考慮,韓國方面認為簽署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有助於更快捷、更準確地掌握北韓情報,以便及時制定應對措施。

韓國反對黨的呼聲

韓國政府做出的上述決定受到來自反對黨的譴責。他們認為政府既沒有向國民解釋該協定的必要性,也沒有提交國會商討,而是秘密與日本政府推進該協定的簽署意向。

特別是韓國反對黨認為,韓國國民因過去歷史遺留問題對日本有著感情糾葛,日本對獨島和慰安婦等問題沒有改變立場,雙方簽署上述協定可能會傷害國民感情。素有反美親共傾向的反對黨認為,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有可能刺激到中共、北韓以及俄羅斯。

韓國輿論認為,對於該協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朝野存在巨大分歧,預計將很難達成一致。特別是今年是韓國大選年,各黨派都不想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輸給輿論,如果輿論持續惡化,這份協定可能很難簽署。

李明博政府「跛腳鴨」現象顯露

面對強烈的反對聲浪,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言人趙炳珶於6月29日下午3點50分對外宣佈:「由於國會7月2日開院,決定在與國會協商後再推進相關協定的簽署日程。」此時距原定的正式簽署儀式只有10分鐘。

韓國「東亞日報」引述一位日本記者對此評論說:「外交活動若要推遲,應於幾天前正式通報對方國家。我們有史以來第一次遇到當天才通知要推遲活動的事情。」

對於這種外交上的突然變故,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這似乎也證明了人們先前預料的李明博總統執政后期的政令不通現象。特別是在李明博的多名親信紛紛涉案下台後,這一現象更加明顯。

在此之前,韓國放送通信委員會前委員長、號稱李明博「政治導師」的崔時仲、前知識經濟部次官樸永俊、前國會議長樸熹太、前青瓦台政務首席秘書官金孝在、前國會議長政策首席秘書官趙正萬紛紛因經濟問題下台,而李明博總統的兄長李相得7月3日將接受韓國大檢察廳傳喚。這些人被認為在李明博總統執政前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他們的下台,現政府在執政後期的「跛腳鴨」現象也日趨明顯。

相關新聞
李明博任內第七次改組內閣
歐議會副主席致信李明博籲保護法輪功學員
北韓挑釁味濃 韓防長誓言「十倍還擊」
北韓稱對韓國閃電打擊 韓方嚴密監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