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當釣魚島問題與中共高層博弈糾纏在一起時

周曉輝

【大紀元2012年09月11日訊】近一個月來,逐漸升溫的釣魚島問題再度引發了眾多中國人的關注。繼8月24日,日本國會眾議院通過決議,稱釣魚島和獨島是「日本領土」,並「譴責」中國保釣人士登臨釣魚島以及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表示將允許自衛隊參與「保島」的政策取向後,日本政府再度宣佈通過收購釣魚島將其國有化。日本政府前所未有的態度刺激著中國人的神經,而民眾對中共政府在該問題上除了「強烈的譴責」但缺乏實際有效的行動深為不滿。

9月9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胡錦濤同野田佳彥舉行了會晤,胡延續以往中方口頭的強硬態度稱:日方採取任何方式「購島」都是非法的、無效的,中方堅決反對。不過,詭異的是,新華網在半小時後刪掉了原文,放上了新的版本,胡的講話內容被全部刪去;之後不久,新華網再度改回最初版本,但在文中加上呼籲日方「同中方一道」一句。

這刪來改去的背後到底是甚麼原因暫且先擱在一邊,不妨先說說為何日本此番態度如此強硬。很明顯,日本強硬的前提是認為中國不會因釣魚島對日動武,原因在於:一、中共內部目前正打的「熱火朝天」,包括黨與軍隊關係趨於複雜化,無暇因釣魚島對日開戰;二、中國國內經濟正處於下行階段,中日開戰,中共或將承受較日本更多的經濟和外交壓力;三、美日安保條約的存在對中共是個威懾。不客氣地說,日本頗有點趁火打劫的味道。

對於胡溫習而言,日本的趁火打劫雖然很不厚道,但「攘外必先安內」,「內」不安,如何可以全力以赴處理棘手的外交問題?!無疑,日本的判斷並沒有錯。在中共高層刀光劍影的當下,釣魚島也成為雙方博弈的籌碼,釣魚島問題與中共高層博弈不可避免地糾纏在一起。

據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大紀元》披露,周永康、曾慶紅為首的江系此前一方面通過中共統戰部控制的海外特務系統煽動保釣運動,給胡溫習李施加壓力,使其騎虎難下;另一方面則希冀通過釣魚島問題提升備戰級別以達到實行軍管,併進而以國家處於特別戰事狀態來拖延十八大權力交接,以此來延續周永康等江派的權力。比如四大軍區一齊進行實彈軍演,梁光烈等高級將領分別訪問印度土耳其等。

再比如曾被曝出是中共地下黨員的香港特首梁振英,一直聽命於曾慶紅。在曾的授意下,梁振英配合統戰部,在8月15日,放行了香港保釣船登上釣魚島。據悉,港府一直對這艘被當局認為「招惹麻煩」的保釣船實施「禁海令」,就連這些保釣人士也「沒有想到這次可以成功」。保釣船的成功登島給釣魚島問題「火上澆油」,大陸多地發生了大規模的「反日遊行」,不少民眾質疑當局的軟弱態度,而這顯然帶給胡溫習不小的壓力。胡溫習陷入兩難境地。

換言之,如果胡溫習秉承民意,在釣魚島問題採取強硬態度,最終有可能導致雙方走向戰爭的邊緣,而這不僅給了周、曾以及軍隊中「暗流」反撲的機遇,很可能十八大權力交接也會出現問題,這樣的後果顯然不是胡溫習等樂見的。而如果胡溫習不順應民意,亦如毛周時期的中共為了一己私利而出賣釣魚島,胡溫習同樣面臨著「賣國賊」或者「不負責任」的指責,反而導致民族主義抬頭。雖然可利用維穩的方法將不滿的聲音壓住,但不斷失去的民心還是會讓他們寢食難安。

胡溫習究竟是如何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呢?於是乎,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情況:

一、媒體為釣魚島引發的爭議降溫。《中國青年報》在8月20日發表「呵護愛國熱情 嚴懲打砸暴行」的文章為「反日遊行」降溫,稱「抵制日貨,可以通過象徵性的方式表達,以表明中國人不容侵犯的尊嚴……。」8月24日,《人民日報》駐日分社長韓曉清在《日中新聞》報上發表文章呼籲保釣人士冷靜,說登釣魚島是「害國行為」。她指保釣人士「將稍有緩和的日中關係推到激烈對抗的境地」。

二、突然公佈審理王立軍並公佈其牽涉到薄熙來周永康的四大罪宗,用意主要是告訴美國、日本等,胡溫習等已經聯手並達成一致,完全掌控局面。日本等國不要指望再借權力接替敏感時期來「趁人之危」。

三、統戰部長杜青林被免職,胡的大總管令計劃接替其掌管統戰部。其目的之一就是在海外為保釣運動降溫。

四、梁振英被要求留在香港,不能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據說,這是胡錦濤對其「擅自」做主放行保釣船隻的懲罰。

五、胡錦濤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對日講話被刪來改去,顯然就是胡溫習矛盾心理的折射。原因就在於胡錦濤的話是講給日本和國際聽的,而非針對中國民眾,胡溫習絕對不想在十八大前再橫生事端。

從目前的情勢看,釣魚島被日本正式國有化已無法改變,而胡溫習雖然掌控了大局,但除了一如既往的譴責日本外,似乎沒有任何有效的辦法收復釣魚島。很明顯,造成如今這種局面的一部份原因正是他們一直以來為保黨對周、曾等人罪惡放縱的結果。目前,中共高層在釣魚島問題上博弈並沒有完結,哪一方拿捏不好都將引火焚身。

相關新聞
中日東海島嶼之爭大事記
日本:APEC期間 中日首腦不會正式會談
日媒:11日擬將釣魚台國有化
馬英九率百官登彭佳島宣稱釣魚島主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