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部推產業學院計畫 盼縮短「學用落差」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關於產學失衡的問題,讓台灣工業技術人才逐漸被侵蝕。隨著產業變遷的不同,教育部表示,未來除了加強學生的實習之外,目前也與台北科技大學合作,推行產業學院的計畫,同時在學校、職訓中心兩邊的雙重訓練,若順利推動,再將此模式移轉給其他學校參考,強化與業界的交流。

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談到,教育部會根據這樣的經驗,再去做細部調整,以符合最多數學校可實行的版本,學生畢業後可授予學士學位,以及拿到甲級技術士證照,未來會朝向這樣的制度來實行。

她坦言,若以整體高等教育、技職教育來比,技職補助確實是很少,2013年開始,會爭取典範科技大學的補助,目前已開始受到重視。

此外,日前教育部希望推行的德國「雙軌學徒制」訓練、「三明治教學」,和台灣年輕學子拼命想擠進高等教育的情況非常不同。

赴德國觀摩 課程完善紮實

為了落實技職教育精神,她也與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典範科大等幾位校長,也至德國奧地利實地觀摩,希望;李彥儀發現,德國對於基礎技術人力的訓練,教學課程非常紮實,然而這部分卻是台灣較為缺乏的部分。

所謂德國「三明治教學」制度,可進入職場幾年後再進入大學,讀幾年書後再回到職場,從中交互累積知識和實務經驗,輔導學生不以升學為唯一管道;如果結合產學合作,企業更能培育符合產業界需求人力,學用重大落差的問題就可改善。

另外,雙軌制的技職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學徒制精神,學生在2到3年的期間,每週2天在職業學校獲得必要的理論和專業知識,修習語言、社會、藝術、體育等基礎課程,剩下的3天則在事業單位透過「師傅」的引領,在實際模仿和操作的過程中,取得工作所需的技能。

以此模式學習,學生學到的是紮實和馬上能應用的技能,通過考試檢定後就可直接進入職場,得到實習和工作的機會;而事業單位只需支付學生少許的生活津貼,也可藉由這個管道獲得充裕的人力,聘用真正符合需要的人才。

(責任編輯:韻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