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爆中美撞機隱藏12年的三大疑點

人氣 26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明健報導)發生於2001年的中美撞機事件至今已過去12年,但仍有諸多疑點未解。事發後中共官方公佈的事件經過,在近期受到網民的挑戰,網絡熱傳其三大疑點,中共政府的公信力再受質疑。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海軍EP-3型螺旋槳式偵察機在南中國海域飛行時,中共派出2架殲-8II戰機進行監視。在距海南島東南110公里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其中一架殲-8II戰機與美方螺旋槳式偵察機發生碰撞,中方戰機墜毀,美機迫降到中方海南島陵水機場。美機的黑匣子至今仍由中共掌握,使該事件的真相更難以被外界理清。

事發後,美方表示,中方飛行員明知雙方在機型、空重等各方面差距巨大,執行「監視」任務,卻不保持安全距離,以致相撞後本機墜毀,是戰術上的失誤所至。

中共則聲稱,中方飛機在正常飛行時,美機突然轉向造成撞機事故。中共稱墜毀的殲-8II戰機駕駛員王偉跳傘後下落不明,後來中共確認死亡,表示「未找到屍體」。有說法稱,中共從迫降的美偵察機上得到了先進的電子偵察技術。但上述這些說法都遭到民眾的質疑。

近期,有民眾列出三大疑點,令本就爭議頗多的撞機事件更加迷霧重重。

以下內容來自網絡。

疑問一:兩架飛機為甚麼會相撞?

在此次事件發生前(包括事件發生後),在南海海域中國戰機驅趕美國偵察機的行動都屬於「日常行動」,大家都不是第一次打交道,應該說雙方都是很熟悉的。中方的飛行員的任務就是與之週旋直到把他們趕走,他們的任務是儘可能接近中國領空從而獲得更多情報。

而中方飛行員為達到驅趕對方的目的,經常要與敵機貼的很近,這從視頻上可以看出來,兩者的距離近可以說完全超過了國際上通常的安全飛行間距,因此危險性非常大。雙方對此都十分清楚,為了以防萬一,此前應該是有 一個應急處理預案的,一旦發生事故雙方該怎麼辦都應該按規定來。

美國方面也沒理由故意撞中方戰機,撞了落後的殲8-II他們有甚麼好處呢?他們就對自己的飛機那麼有信心?高空飛行又不是玩碰碰車,連個小鳥撞飛機都可能機毀人亡,更不用說飛機撞飛機了。茫茫大海之上,相撞之後如果飛機損壞嚴重,後果就是死路一條,他們沒有主觀去撞的動機。

而王偉也不可能為了甚麼所謂的獲得美國的先進技術而故意去撞,先不說撞機之後的結果難以預料,假如是事先策劃好的,那總不能只有兩架飛機去吧,撞了之後就一架能飛了,怎麼脅迫對方降到我們的地盤?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雙方的飛行員都是「例行公務」,都沒有故意去撞對方的理由。那麼問題就來了,兩架飛機怎麼就撞上了呢?答案只能是:這是雙方都不願看到的一次意外。

兩者距離過近是基本原因,但由於此前從沒出現過問題,所以雙方都有些疏忽,可能是因為殲8-II的低速操控性能不太好,也可能是美方飛行員的距離判斷失誤,最有可能的是氣流的擾動,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王偉的戰機撞到了美機的螺旋槳失控墜毀,而美機也由於受損無法飛回基地。

疑問二:王偉為甚麼沒有被找到?他真的沒有死嗎?

如果王偉成功跳傘落在海面上,那麼他獲救的可能性極大,他的僚機已經記錄下了碰撞地點的坐標,這就大大縮小了搜救的範圍,而且落在海面上染料會把周圍的海水染色,還有巨大的降落傘,搜救人員也會很容易發現他,但為甚麼軍方調動了那麼多人力、物力都沒有找到呢?假設因為受傷或者體力不支等其他原因他沒有堅持到搜救人員的到來,活不見人,那也總不能死不見屍吧。

是不是有可能像傳說中的「王偉還活著,換了個身份證留在軍隊中呢?」我們來分析一下是不是有這種可能。假如是這樣,那麼高層為甚麼讓他改頭換面呢?是為了贏得外交上的主動嗎?中方其實是不願意把事情鬧的不可收拾的地步的(最後不還是把人家的飛機還了回去),被對方搶先把事情捅出去就已經很被動了,現在不但損失一架飛機,再搭上一個飛行員,外交上就主動了嗎?

事實上應該是,只有把損失降到最小,才更好向民眾交待。而且,讓他回到軍隊恐怕就不是換個身份證那麼簡單了,媒體的報導已經讓大家都認識了他,那是不是還要給他做個整容呢?所以「王偉還活著」這種論點不成立。

那麼現在可以肯定的是王偉已經死了。有兩種可能:一是跳傘不成功,傘沒有完全打開,糾纏在一起的降落傘使王偉無法漂浮,最終被捲入水中窒息而死;另一種就是他根本就沒有跳出來,也就是彈射失敗。

傘沒有完全打開,這與僚機駕駛員趙宇的描述是矛盾的,因為他說他是看到空中飄有座椅穩定傘和救生傘各一具。而且就算沒有打開,巨大的降落傘也應該會在海面漂流一段時間從而被搜救人員發現,因此這種可能性較小。

那麼就只剩下另一種可能:王偉的彈射座椅失靈,他沒有跳出來,他隨自己的戰機一起沉入大海。這種說法是在我們否定了其他可能的情況下做出的。最直接證據就是2004年的一篇報導顯示,他的座機被打撈上來之後,座艙還是完好的。如果彈射成功,座艙是絕對不會完整的。

彈射座椅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按下彈射按鈕,飛機艙蓋先彈飛,然後座椅彈起來,把飛行員拋向空中。但如果出現故障,艙蓋未彈飛,或是座椅彈起的速度超過艙蓋彈飛的速度,那麼就會出現飛行員頭部撞到堅硬的艙蓋的情況,而彈射座椅產生的巨大力量,完全可以讓飛行員的頸骨和脊骨挫斷,或出現因腦震盪而引起昏厥。

這種可能性很高。因為從事後半年,中國所有國產戰機全部換裝新型彈射座椅就可以看出個大概。半年後中國換裝的新型彈射座椅就是在座彈頂端加形狀如槍頭一樣的大圓錐尖頭的東西,這樣可以在艙蓋出現未彈起的情況時,用尖頭刺破艙蓋,避免飛行員受傷。

當然,彈射失敗也與趙宇的說法矛盾。但似乎我們應該理解高層的苦衷,「被美國的飛機撞了都沒死,卻因為彈射失敗被撞死或者被淹死」,這樣的說法會令中共更加難看,在當時的背景下,也只能如此了。

疑問三:美國偵察機為甚麼會迫降到中國機場?我們真的得到了很先進的技術嗎?

對於美國飛機迫降到中方機場,有些人認為是在戰鬥機的脅迫下美國飛機別無選擇才這麼做的。其實趙宇的描述很清楚:「9時23分,我駕機安全著陸。10分鐘後,美機未經我國政府許可,也降落在我陵水機場」。雖然按照我們前面的分析他的話未必完全可信,但這句話倒還是可信的。理由就是,如果是他把美機「押解」回來的,那麼應該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他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出來,而且媒體也可以大肆宣傳,而不用說美機是「未經我國政府許可」降落的。

事實是美機當時的情況也非常糟糕,他們唯一可能儘快降落的地方就是陵水機場,這是他們的救命稻草,因此他們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飛往陵水機場。

美機的到來並不是一件壞事,這是很多人的觀點,的確,我們有了機會近距離地接觸我們的這個對手,但是不是就像有些人所說的「讓中國的電子偵查技術一下提高了20年」?從美方機長的回憶來看,機內的關鍵資料和偵查設備在降落前就已經被銷毀了。

事實上他們也完全有時間銷毀,因為從事發地到陵水機場還有一段不近的距離。而一堆廢銅爛鐵對我們來說又有多少價值呢?我們得到的可能僅僅是EP—3的內部結構罷了。「讓中國的電子偵查技術一下提高了20年」恐怕只能成為某些人的一廂情願。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中美撞機事件中迫降海南島的美偵察機開始運回美國
美拒付百萬美元軍機擦撞費
中美撞機事件﹕中方要價100萬 美方只給3萬4
中美撞機事件 美駐京前大使普赫哈佛演講透內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