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神韻美的足跡開創善美人生

標籤:

美感教育為五育中的重要一環,可以提升人們心靈,因此越來越受當今社會所重視。然而,近代「美」的概念受到誤解,不但無法為人們帶來美好,也對心靈的昇華幫助不大,幸而神韻藝術提供一個典範,讓人們能體驗藝術的美與善。

美是良善的內外展現 

美的本質即是善,美本身亦具有道德性。西方哲人蘇格拉底認為,美與善是合一的,在古希臘字中「美」與「善」更是同一個字(callos)。在中國,孔子認為「里仁為美」。藝術透過文學戲曲、音樂舞蹈、建築繪畫等形式,使人們在欣賞的同時,觀察其外在的統一、對稱、均衡、調和、比例、節奏等規則,可感受到良善、純正與光明的道德性。

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從美的欣賞與實踐過程來看,人提升自己趨向良善的過程,便是美所展現的內外道德性。當人感受到美所帶來的正面助益,心態會變得正向光明、心胸寬闊,身體也會因此受益,進而繼續追求美與善。

被誤認的美使人淪陷

可惜的是,近代美的定義受到混淆,善惡同時存在於藝術中。一旦藝術的展現形式符合了人們頹廢孤寂、追求物質、感官慾望的心態時,人們就會認為這些藝術作品理解自己,能抒發自己的內心世界,甚至把這些負向的藝術當作是美。然而,這些負向的藝術並不能給人生命帶來提升,如果人們開始追求「被誤認的美」,只會使人更加沉溺在自己頹廢孤寂等心境中,不斷地陷入負向的惡性循環深淵而不自知。

教育的目的是將學生帶往更美好的狀態,所以提供機會給學生體驗真正的美相當重要。杜威在《藝術即是經驗》中即主張:美育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起點,當美感經驗成為生活經驗時,藝術才能在人生展現價值與意義。

為生命找到光明出路

神韻藝術能透亮美感教育的善與美,觀賞神韻的觀眾不僅對演出表示驚豔,更雋永於其精神內涵, 同時體驗到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認為神韻是美的最高形式展現。

神韻帶給人直觀的感動,藝術家邦妮•谷爾希歐表示:「神韻帶給我祥和、寧靜。」虎尾科技大學副教授廖敦如則說:「神韻演出不需太高深的學問就能鑑賞、理解,令人剎那間流下眼淚,好美!這就是好!」這種直接的感動來自視覺與聽覺的饗宴,西雅圖著名的音樂家KAREN BRUNER聽完神韻的音樂演奏「彷彿聽到天籟之音」。從天津來的齊女士則提到:「當大幕一拉開,我的眼淚便奪眶而出,太美了!演員們的服裝,舞台的天幕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至於神韻演員的表現,更是令觀眾驚歎。西雅圖藝術評論家Regina Hackett表示:「『飛雪迎春』的舞蹈出神入化。而西藏青年的舞姿,尤為壯觀。」而廣告公司總裁翠莎‧思考特女士則認為神韻演出「男子陽剛,女子柔美。」

而神韻演出帶來的文化感動,美國地質學家鮑勃‧萊汀便指出:「神韻晚會表達出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不同的故事都在向我們講述什麼是真正的中國文化。有許多關於神佛的故事,皆是精華。」神韻演出展現的是藝術表演本質與外在表現的美與善的經典。

當孩子體驗到神韻藝術所帶來安祥平和、寧靜自在的感受,看見舞蹈動作、服裝、天幕的美,領悟了舞劇故事善良道德之美,並仰望文化的壯觀與深邃後,便能使他們身心受益。當孩子們追循著神韻美的足跡,便能開創自己善美的人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