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神韵美的足迹开创善美人生

标签:

美感教育为五育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提升人们心灵,因此越来越受当今社会所重视。然而,近代“美”的概念受到误解,不但无法为人们带来美好,也对心灵的升华帮助不大,幸而神韵艺术提供一个典范,让人们能体验艺术的美与善。

美是良善的内外展现 

美的本质即是善,美本身亦具有道德性。西方哲人苏格拉底认为,美与善是合一的,在古希腊字中“美”与“善”更是同一个字(callos)。在中国,孔子认为“里仁为美”。艺术透过文学戏曲、音乐舞蹈、建筑绘画等形式,使人们在欣赏的同时,观察其外在的统一、对称、均衡、调和、比例、节奏等规则,可感受到良善、纯正与光明的道德性。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美的欣赏与实践过程来看,人提升自己趋向良善的过程,便是美所展现的内外道德性。当人感受到美所带来的正面助益,心态会变得正向光明、心胸宽阔,身体也会因此受益,进而继续追求美与善。

被误认的美使人沦陷

可惜的是,近代美的定义受到混淆,善恶同时存在于艺术中。一旦艺术的展现形式符合了人们颓废孤寂、追求物质、感官欲望的心态时,人们就会认为这些艺术作品理解自己,能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把这些负向的艺术当作是美。然而,这些负向的艺术并不能给人生命带来提升,如果人们开始追求“被误认的美”,只会使人更加沉溺在自己颓废孤寂等心境中,不断地陷入负向的恶性循环深渊而不自知。

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带往更美好的状态,所以提供机会给学生体验真正的美相当重要。杜威在《艺术即是经验》中即主张:美育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当美感经验成为生活经验时,艺术才能在人生展现价值与意义。

为生命找到光明出路

神韵艺术能透亮美感教育的善与美,观赏神韵的观众不仅对演出表示惊艳,更隽永于其精神内涵, 同时体验到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认为神韵是美的最高形式展现。

神韵带给人直观的感动,艺术家邦妮•谷尔希欧表示:“神韵带给我祥和、宁静。”虎尾科技大学副教授廖敦如则说:“神韵演出不需太高深的学问就能鉴赏、理解,令人刹那间流下眼泪,好美!这就是好!”这种直接的感动来自视觉与听觉的飨宴,西雅图著名的音乐家KAREN BRUNER听完神韵的音乐演奏“仿佛听到天籁之音”。从天津来的齐女士则提到:“当大幕一拉开,我的眼泪便夺眶而出,太美了!演员们的服装,舞台的天幕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至于神韵演员的表现,更是令观众惊叹。西雅图艺术评论家Regina Hackett表示:“‘飞雪迎春’的舞蹈出神入化。而西藏青年的舞姿,尤为壮观。”而广告公司总裁翠莎‧思考特女士则认为神韵演出“男子阳刚,女子柔美。”

而神韵演出带来的文化感动,美国地质学家鲍勃‧莱汀便指出:“神韵晚会表达出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不同的故事都在向我们讲述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文化。有许多关于神佛的故事,皆是精华。”神韵演出展现的是艺术表演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美与善的经典。

当孩子体验到神韵艺术所带来安祥平和、宁静自在的感受,看见舞蹈动作、服装、天幕的美,领悟了舞剧故事善良道德之美,并仰望文化的壮观与深邃后,便能使他们身心受益。当孩子们追循着神韵美的足迹,便能开创自己善美的人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