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為建橋奔波 西螺大橋的推手-李應鏜

人氣: 1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走過一甲子的西螺大橋,歷經中、美、日三國合作才建造而成,而當年擔任第一屆台南縣參議員及西螺鎮長的李應鏜,則是幕後功臣,他畢生竭力為促成續建西螺大橋而奔走,終因積勞成疾,直到大橋通車為止。後來為了醫病,散盡家財。為感念李應鏜對國家社會的貢獻,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在西螺大橋60週年慶,特舉辦「西螺大橋推手-李應鏜特展」。

展出李應堂生平為促使續建西螺大橋的感人事蹟及文物~從少年到壯年、求學階段到結婚生子與家人生活的老照片,張張都是珍貴的歷史鏡頭,還有當時建橋的艱辛過程紀錄片及民國42年大橋首次通車典禮,萬人空巷的盛況。

李應鏜,1909年生於西螺有錢人家,十一歲才上小學,但聰穎過人,五年級時因不滿日籍老師侮辱臺籍同學,與老師嚴重衝突,憤而輟學,跳級就讀長老教會創辦的台灣第一所新制中學—長榮中學,尚未畢業,即赴日本京都留學,因受留日及西方教育影響,衣著考究的李應鏜,常手持英國製手杖,風度翩翩,有「英國紳士」美名。

為了促成西螺大橋的續建而從政的李應鏜,擔任過第一屆台南縣參議員,及西螺鎮第三任鎮長,為了美援,擔任兩年九個月鎮長,變賣了三甲多田產。

在李應鏜的大力奔走下,西螺大橋終在一九五三年竣工通車,因勤於公務,積勞成疾,直到大橋通車為止。為了醫病,散盡家財,1959年病逝於西螺,享年50歲。

南橋北館,依習俗西螺大橋應取名為溪州大橋,雲、彰二縣曾為大橋的命名而爭執,後來二地父老了然,是應鏜先生面謁總統蔣介石及爭取美援;西螺大橋能興建完成,應歸功於西螺人,因此命名「西螺大橋」。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