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警告中國經濟:房地產泡沫嚴重

人氣 34

【大紀元2013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14日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共有三位美國學者獲獎。其中羅伯特‧席勒對中國經濟關注並表示擔憂,直言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諾獎得主的理論貢獻被稱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啟示,在亟待突破的當下有重要意義。

席勒: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

10月14日,在諾貝爾獎中有重要地位的經濟學獎揭曉。美國三位學者因為對特別是金融危機期間資產價值觀察分析方面的獨特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評委會表示,三名經濟學家為「現有對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

14日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共有三位美國學者獲獎。三名獲獎者分別是美國學者尤金‧法瑪、拉斯‧彼得‧漢森和羅伯特‧席勒。其中羅伯特‧席勒與中國關係密切,曾多次到訪中國,並多次提及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稱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JONATHAN NACKSTRAND/AFP/Getty Images)

三名獲獎者分別是美國學者尤金‧法瑪,拉斯‧彼得‧漢森和羅伯特‧席勒。其中羅伯特‧席勒與中國關係密切,曾多次到訪中國,並多次提及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稱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

2009年,席勒稱,在深圳、上海以及其它中國主要的城市,人們在買房,這樣房子的價格實際上是數倍於他們的年收入的。我們在加州用電腦分析房價和收入比,看到的數字是8倍和10倍,我們就覺得太高了。如果是8倍,就要花8年的總收入買房。

2011年,在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年會(達沃斯論壇)上,席勒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再次談到房地產問題,並直言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

席勒將美國與中國做了比較後表示,美國負債率已經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這樣人們擔心,政府是否還有能力推出新的刺激政策。中國房地產現在泡沫嚴重,如果和美國一樣的話,這將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打擊。

獲獎理論對中國金融改革有啟示價值

經濟界曾有共識,諾貝爾經濟學獎應該說是所有諾貝爾獎裡邊最難預測的,每年都是大冷門,今年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再次驗證了該獎的不可預測性。

席勒在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不動產、統計方法以及市場道德判斷、公共選擇等方面,著作頗豐。他最為中國人所熟悉的著作是《非理性繁榮》。在另一本《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紀的風險》書中,主要分析了金融、保險、公共財政在未來生活中的廣泛影響。

北大經濟學院教授杜麗群認為,今年的三位諾獎得主的理論貢獻將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資產的定價機制以及金融不良資產的處置等方面提供有價值的啟示。

中國金融改革面臨三大難題

中國金融改革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共總理李克強9月份在大連會見出席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時稱:「中國經濟改革當中必然要包含金融改革,我們推進金融改革的決心是堅定的。」凸顯金融改革的急迫性。

中國改革雖然進行了三十年,但在許多領域仍然都是雙軌制,造成了許多扭曲。曾經中國金融混亂達到了頂點,大陸媒體報導揭開冰山一角:一個姓李的湖南人提出公款100萬元,在銀行透支1,000萬元,然後私刻公章,製造了操縱股價牟取暴利的「蘇三山」事件;中國農業銀行衡水中心支行把100億美元交給了兩個在紐約註冊公司的騙子;一個叫沈太福的人以24%的年息集資10億,自己貪污200萬……

業內共識有三大問題是金融改革的難點。首先,自雷曼倒閉以來,中國的信貸總額從9萬億美元上升至23萬億美元,在短短5年中複製了整個美國的商業銀行系統的規模。中國的信貸占GDP比率在五年內從75%上升至200%,而美國次貸危機及日本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前的該比值大約為40%。惠譽稱中國信貸泡沫在現代世界史上罕見,信貸規模已達到極限。

其次,中國社科院10月8日發佈《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3》稱,2012年底中國影子銀行規模或達到20.5萬億元,占2012年中國GDP近一半。這類金融體系顯然不在傳統的貨幣銀行體系之列,也不在中共央行的調控範圍之內,但同樣能夠行使貨幣銀行職能。金融格局的新變化昭示出中共央行所能調控的對象和掌握的信息資源都日趨狹隘。

再次,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底中國債券存量規模3.43萬億美元。此前大多數監管都是針對股票市場老鼠倉,債券市場的監管幾乎為零。不過去年不少機構的固定收益規模都出現激增,而相關的債券交易違規也在增加。2013年4月開始的債市黑金風暴已經捲入了眾多類型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券商和基金公司等。這三個是中國金融改革不可迴避也難以解決的問題。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阻力太大 李克強悄悄完成一些動作
上海自貿區32項細則將公佈 核心金融改革或缺席
上海自貿區改革大幅縮水 李克強不親臨或因深切不滿
聚焦三中全會 中共不可迴避的六大敏感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