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提財稅改革 學者稱不改要出大問題

人氣 10

【大紀元2013年1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即將召開的中共三中全會將進行經濟改革,其中比較核心的財稅體制改革引人關注。現下財稅體制弊端顯現,地方不斷算計中央,缺錢的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財政賣地賺錢,民眾稅負痛苦指數居全球前列。

不改要出大問題 地方不斷算計中央

隨著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臨近,有關財稅改革的話題日漸升溫。因財稅改革「牽一髮動全身」而備受關注。目前,除了國研中心提交的「383方案」的財稅改革方案,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部財科所均向三中全會提交了報告。

上收部份事權、穩定地方財源是核心問題。由於中共政府層級太多,徵稅權和舉債權高度集中。中共財政部長樓繼偉認為,增加地方徵稅權「這個方向是危險的,是分裂體制」。同時有消息人士透露,財稅體制改革難度很大。

「383方案」將當前財政體制問題歸為政府事權不清、收支結構不合理、地方債風險突出,強調以優先調整事權、帶動財力重新配置為重點,啟動財稅改革。方案提出,以事權合理劃分重新確定財力配置。這意味著在處理中央和地方關係上,中共當局準備走繼續集權道路。

「不改真的不行了,不改就會出大問題,是形勢所迫,」有大陸經濟學者的一句話道出了當前財稅改革的經濟邏輯。中共政府從1994年分稅制後,中央財政收入占比迅速提升,很快躥到50%以上,2012年這一比例為48%。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央的財政支出僅佔總財政支出的不到20%,地方支出則超過了80%,地方支出的約40%需要依靠來自於中央的轉移支付和稅收返還,收支矛盾突出。

在財政收入增速持續放緩的背景下,中央對地方的失控,地方割據欲與中央分庭抗禮,現在地方又開始不斷算計中央。近幾個月,中共多省市官員前往北京,拜會中共財政部主要領導,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本省經濟底子薄,希望中央財政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中共當局正在推行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簡稱營改增)已經在中國大陸全範圍鋪開,被中共當局稱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意味著本來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稅種卻被中央收走,因此引來地方的不滿。8月份,貴州省龍裡縣縣長羅俊在「2013年崇禮‧中國城市發展夏季論壇」上稱「大部份稅收都交上去了,我不去賣地我幹嘛?」

財稅體制致土地財政 地方政府賣地賺錢

缺錢的地方政府把目光投向土地,以低價從農民處徵收土地,而後翻倍加價作為建設用地對外出售。據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估算,土地價差保守估計為地方政府大賺了30萬億元左右,錢被用來建設各式各樣的「面子工程」,同時滿足了很多官員的貪婪。

中國指數研究院10月15日發佈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大陸300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近2110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2435億元,同比增加近70%。僅11月4日,幾十家房企競拍8個北京地塊,共拍出約88億,其中6地塊將配建自住商品房。今年以來,北京土地出讓金已超過1327億元。

由於涉及到地方財政,地方債也是財稅體制的重要因素。自8月1日開始的地方債審計工作,目前已漸入尾聲,十幾甚至幾十萬億級地方債規模受到各界關注。在土地財政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如何解決地方債、穩定地方財源也是中共當局在財稅改革中權衡的問題。

民眾稅負痛苦指數高 月入一萬加薪百元稅七成

中共當局內部因財稅分配紛爭不斷,對民眾與企業的稅收卻不含糊。美國《福布斯》雜誌每年對全球200多個國家「稅負痛苦指數」排名中,中國多數年份「名列前茅」,這也從一定程度反映出中國民眾與企業生存的艱難,對100家上市公司統計顯示,各項稅收是其淨利潤5倍。

11月5日,《證券日報》報導大陸稅負問題,並以報社員工舉例稱,假如報社某員工月薪一萬元,如給這位職工多發100元,僅五險一金項下,報社就得多承擔並上交43.5元人民幣。也就是說這位職工多到手100元,扣除個人繳納五險一金(按10.2%的稅率)之後,再要上繳個人所得稅(按20%的稅率),個人實際得到72元左右,上交政府28元左右。這樣,政府部門就會以不同稅費方式大概收走了71.5元左右。

經濟學家郎鹹平表示,就中國高物價來說,則是中國實行高額稅收和通貨膨脹的結果。中國稅收占消費品價格的比重竟然高達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國老百姓每購買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稅收,超過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驚人的高額稅收加到商品價格裡面,自然會造成物價高高在上。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中國企業稅負高達40% 官員承認其阻企業發展
大陸小微企業稅負沉重 已被取消項目仍在收費
經濟不景中共加緊掠奪 稅收竟超8.4萬億元
李克強硬推也無解的六大難題(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