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文 : 令人堪憂的師資流失

張一文(拉曼大學博士研究生)

人氣 4

【大紀元2013年12月31日訊】大學之設立,要廣攬人才,用好並留住人才,生產知識並創新知識,作育英才,服務 社會,以履行大學使命,對得起學生學費。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中國大陸有的大學,最近幾年走了不少專業老師,有的退休,有的另謀高就,有的出國留學,而沒有及時補充師資,造成個別院系有的專業,只剩下一兩個骨幹教師支撐危局,這很讓人憂心。高等教育不比其他活計,講究「術業有專攻」,講究有效知識 的供給。不是誰有一頂哲學博士帽,就可以通吃所有專業,教授任何研究方向的學生 ,考評其他研究方向的學生。

相反,隨著專業鑽研越深,教齡越長,跨專業作業的能力越弱。如果一個大學專業, 只剩下一兩個本專業的老師堅守陣地充當門面,而又招收了那麼多學生,導致老師分身乏術不堪重負,人們有理由懷疑這個專業存在的合法性,大眾對該專業質量能否及格表示質疑也就在所難免。當有學生因以「師資不夠,不能提供有效知識供應」為由 提出退學,大學應退回學生的學費並表示歉意。

大學當局,理應對本校師資情況念念不忘,對人才流動建立預警機制,以及時應對。 如果有的專業人才很緊俏,可以向全球徵聘。美國是人才大國,每年還向世界各地人才發放工作 H1-B簽證,前提就是沒有現成的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符合基本要求、或者願意接受某份工作,此工作只得聘用外國人。

美國僱主都有這種胸懷,因某種人才短缺而禮賢下士跨國招人,何況其他國家的公司老闆?就算大學當局不能把離開的人才追回來,至少也應該儲備人才,調劑人才,發現人才,積極輸入新鮮血液,或者聘請兼職教授(貌似可以節省開支),維持教學單位或學科專業的正常運行,切實肩負起教書育人的管理責任。而不應該任由人才出走而作壁上觀,任由專業瓜果飄零而束手無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之首,當為教師。政黨不想衰落,需要人才;大學不想走下坡路,需要持續更新與充實師資。倘若面對師資流失與短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無動於衷,即使沒有學生向更高當局投訴,試問到底能夠打多久?(完)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大學十大荒唐事
中國大陸大學排行榜 名次可以用錢買
中國大陸留德大學生近3萬人
張一文:在「境外大學」講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