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哪裡來 華夏歷史或重新認識

人氣 3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天儀波士頓報導)「華人哪裡來﹖」﹑「龍究竟是什麼生物﹖」﹑「黃帝究竟是指一人還是首領稱號﹖」﹐這些華人感興趣但少有人研究的問題﹐於11月30日在鍾倫納博士的講座「華夏的形成和特色」中逐一深入探討。該講座由中華多媒體協會主辦﹐廣教學校借出場地﹐約三十位觀眾出席了研討會。

鍾倫納博士為香港中文大學學士和碩士﹐來美後取得波士頓大學社會學博士﹐現職美國大辛辛那提區華商會主任。中文著作有 《華夏歷史的重構》﹑《花旗美國面面觀—美國社會分析》﹑《民主議決和組織策略》﹑ 《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 等書﹐即將推出新書《華夏歷史的重析》論述其嶄新角度的歷史觀。

鍾博士曾居住在劍橋市28年﹐這次感恩節假期回波士頓探親時再度為大家以獨特角度講解華夏歷史。他表示以華夏為題目而非中國﹐是因為華夏早於中國﹐以此為題是從文化而非政治角度出發。

鍾博士認為﹐人們研究歷史通常根據文獻記載或口傳﹐這些來源有偏失或有時被人有意磨滅。新的研究趨勢是多方位考究問題﹐如採用碳測定﹑衛星圖像﹑遺傳研究等﹐重新認識歷史。他首先以內蒙古地形圖為例﹐講解河道可以代表一個部族的文化。華夏最早的文化從黃河流域開始然後向外擴展。

談到華人的來源﹐鍾博士表示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來自西方﹑有的指來自北方﹑有的持「土生說」(藍田人/北京人)等﹐而科學主流的觀點是華人來自非洲﹐5萬至10萬年前部分非洲的現代智人向東遷徙﹐東南亞地區濕熱氣候導致人類生理的變化﹐毛孔變粗。其中部份在一萬二千多年前北移﹐當時最後一期冰河消退﹐食物增加﹑腦容量也相應增加。部份智人向中國西南轉移﹐發展出後來的水稻文化。哈佛大學人類學者在六十年代研究非洲智人原居地時發現了龔族(Kung)﹐外形與亞洲人相似(皮膚氾黃﹑眼睛斜吊﹑鏟形門齒﹑幼兒下背有藍印)。他指出﹐從體徵﹑基因﹑語音﹑牛羊乳消化力﹑動植物追溯離開非洲後的路線等,可證明非亞人種同源。

鍾博士談到了華夏早期文化區及萬匯歸流的過程﹐華夏文明的獨特性可從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口多而且人種雜﹑散布迅廣中體現。傳統華夏三大支柱包括﹕中央集權﹑小農主義以及儒式運作。華夏民族獨特心理的文化基因包括﹕「順天」(無為而治)﹑「從眾」(常道及中庸)﹑「祈祖」﹑「扶後」﹑「憂患」﹑「克己」﹑「連想」以及「達觀」﹑重賢不重英雄等。

鍾博士從不同的圖騰講述其在部族結盟中的重要作用及勢力體現﹐如華東鳥圖騰﹑中原鳥日同盟圖騰﹑仰韶文化的鸛魚圖騰等。部族在圖騰上加角體現神權及男性力量。而龍的圖騰多見於鼎﹑尊﹑盤等古代器皿上﹐如兩首相對或首尾相接的鱷形龍﹑蟠龍形態的蛇形龍﹐或結合二者特色的其他龍形。他認為古時部族如果以鱷魚冬眠醒來腹腔發聲而決定下種時機﹐這些部族會因為莊稼收穫豐富而日益強大﹐所以這些部族會以鱷魚為圖騰﹐加上「角」後體現神權及獨特力量。

鍾博士指出﹐根據考究﹐黃帝應該不是獨指一人﹐應該是一個稱號﹐歷史上有至少11任的黃帝﹐功業鼎盛。

鍾博士還探討了詩經是否一人所著﹖易經的來源及其變中保持不變的精神(易中存貞)﹔戰爭文化貫穿華夏文化﹔夏商周的歷史等多個議題﹐三個小時的演講內容豐富多采﹐讓觀眾對歷史有了新的角度及認識。◇

相關新聞
華夏歷史: 康熙大帝抗擊沙俄  奠定中國東北版圖
大陸歷史學家:華夏子孫共祭炎黃二帝
華夏電影發行公司挂牌 中影50年壟斷成歷史
王子亦:籌建真正的中國政府,是全體華夏族人的歷史重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