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60年後 北朝鮮仍扣留大量韓國戰俘

人氣 52

【大紀元2013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60年前的7月,21歲的韓國士兵李宰沅(Lee Jae-won)正在朝鮮半島中部某處作戰。他給其母寫信說,在槍林彈雨中,他很害怕。幾天之後,李宰沅家屬收到韓國軍隊的通知,稱李宰沅在坡州(Paju)的一場戰役中陣亡,但是卻未尋獲屍體。

《華盛頓郵報》報導,李宰沅的弟弟李宰松(Lee Jae-seong)說,當時他們信以為真,因為在兵荒馬亂的時候,沒指望找到屍體。但是李宰沅並沒有死。他被中共部隊俘虜後交給了北朝鮮,並受到終身監禁。韓國官員和脫北者說,韓戰60年中,北朝鮮一直有這樣處理韓國戰俘的秘密計劃。

北朝鮮扣留大部份韓國戰俘

韓戰於1953年7月27日結束。停戰協定依照北緯38度線分隔兩韓。當時有約8萬名韓國士兵下落不明。韓國當局假定其中一些已陣亡,另外一些被俘虜。按照停戰協定,兩韓交換了戰俘,但是北朝鮮只歸還了8300人。

數萬名韓國戰俘被關押在北朝鮮的邊遠地區。韓國官員說,大約有500名戰俘可能還健在。他們應該都已經80、90歲,還在等待回家。因為他們都已高齡,韓國表示幫助他們回國是政府的當務之急。

20年前,外界對這些戰俘的生活幾乎一無所知。幾名韓國戰俘從北朝鮮逃到中國,然後回到韓國。然後更多的人成功脫北。他們向外界透露了多年以來在煤礦中的強制勞役。他們說他們被迫娶北朝鮮人為妻。但在金氏家族的統治下,他們被劃分為敵對階級,無法加入勞動黨,稍有小閃失,比如覺得韓國大米質量更好,就會被關進勞改營。

韓國曾就戰俘問題在戰後對北朝鮮施壓,但公眾很快就淡忘了這一切,直到1994年第一名韓國戰俘成功脫北。北朝鮮則一直聲稱那些戰俘自願留在該國。韓國意識到「陽光政策」根本無法改變北朝鮮的經濟和人道政策,便開始重提韓國戰俘問題。2008年,韓國總統李明博開始用援助換取戰俘獲釋。但隨著兩韓關係惡化,2001年以來兩國在軍事會談中再沒有提到過這個話題。

凋零的希望

迄今有80名韓國戰俘成功脫北,返回韓國。他們每年舉行餐會,有些還常聚在一起打牌。他們被授予勳章,獲得道歉,並得到重大經濟補償:每月獲得1萬美元,連續五年。

這些歸國者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奇事,有苦有樂。李洹三(Lee Won-sam)在戰前新婚不久,回國後同他分離55年的妻子重新團聚。但更多人拋下了還在北朝鮮的家人,來到韓國卻感覺到疏遠。他們在北朝鮮被洗腦,說韓國貧困凋敝。來到韓國後他們意識到了自己受欺騙,而且突然一下變得非常有錢。有些人成為詐騙的犧牲品。

許多脫北戰俘起初希望韓國能營救他們。但1956年,他們的希望破滅了。那年北朝鮮宣佈,根據第143號內閣令,他們將成為朝鮮公民。老兵于英奉(Yoo Young-bok)在其回憶錄中說,他們的生活沒有任何改變,繼續在煤礦中受苦。

「虛假的一生」

脫北戰俘的逃脫歷程並不容易,許多都說是幸運。有些人得步行好幾天,然後渡過鴨綠江。走私販子向他們索要比一般脫北者更高的價格,因為他們返回韓國後會獲得巨額補償。

在韓國的脫北戰俘知道有些韓國戰俘仍被困在北朝鮮。其他人則死於礦難、疾病、處決、饑饉和高齡。

李宰沅1994年死於肝癌,時年63歲。他在北朝鮮最北端朝俄邊界附近的一座煤礦裏工作了40年。他和一個同是出身敵對階級的獨眼女人結婚,生下四個孩子。他們的子女因為家庭出身而受盡老師和同學的挖苦諷刺。

在李宰沅最後的日子裏,他才首次告訴其子女他的身世。他告訴兒子李晙原(Lee Ju-won)他在韓國親屬的名字及其成長地方的地址。李晙原在安葬父親之後,決定脫北。

脫北足足花了李晙原15年時間。他獲得韓國公民身份兩天之後,就來到了其父的家鄉報恩郡(Boeun)。他的親屬仍舊擁有那塊地產,只不過已將老房翻新重建。

李晙原瞭解到,其家族每年都要給其父過生日,每次新年大餐時一定會給他留一個飯糰。他還發現了父親從坡州戰地寄來的信。李晙原還發現,其父在戰前是一個叛逆、多話的人。他的這些特質在北朝鮮被扼殺了,但卻遺傳給了兒子。李晙原說:「看來家父跟我很像。他在北朝鮮工作努力,從不出錯。但他的一生生活在虛假中。他知道說錯一句話就會給我全家招來禍患,所以從未提起過韓國。」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黃埔畢業生韓戰中投美奔臺灣 慶幸一生
49年共軍青樹坪最大慘敗與金門戰俘歸宿
古仁達:韓戰真相是北韓發動了侵略戰爭
揭密:韓戰中美軍遭虐待  30多女俘被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