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時男方為何要去女方家親迎?

劉曉

人氣 170
標籤:

僅管現代婚禮同中國古時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有一點卻從來都沒有改變,那就是婚禮前男方去女方家親迎。為什麼要這樣呢?

早在二、三千年前西周的周公制禮後,結婚就有了一套固定的程式,即“六禮”包括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 納彩”就是男方請媒人去向女方家提親,女方家同意後,男方家派使者到女方家致辭,並送上禮物—-大雁。納彩後,使者要詢問女方母親的姓氏,了解對方的血緣關系,以避免出現同姓婚配的情況。因為同姓結婚,會使子孫不能昌盛。同時還要詢問女方的生辰八字,看是否和男方相合。

如果雙方姓名、八字相合,男方家會再派使者前往女方家通報,稱為“納吉”。隨後,男方送聘禮到女方家,先秦時是帛和鹿皮,此謂“納征”,相當於後世的訂婚。訂婚後,男方家占蔔吉日後,為了表示對女方的尊重,派使者到女方家請求確定結婚日期,這個禮節稱為“請期”。女方家通常會請男方家確定,此時,使者再將選定的吉日告知女方家。

以上五個程式均要在早晨行事,而且使者每次帶的禮物中都有大雁。為什麼選擇帶大雁呢?因為大雁是候鳥,秋去春來,從不失信,暗喻夫婦間也要不失時,不失節。大雁還是從一而終的候鳥,暗喻夫婦間要彼此忠誠。此外,大雁飛行時十分有秩序,壯年大雁在前,幼小和老弱大雁跟隨在後,這是其他候鳥所沒有的,用於婚娶,暗喻長幼有序進行。

吉日來臨,新郎要親自去女方家親迎,而且時間是在“昏”時。古代“昏”與“旦”相對,指日落後大約一個半小時左右。儒家對此解釋認為:新郎到女方家迎親,新娘則跟隨新郎到夫家,含有陽往陰來之意,而昏時正是陰陽交接之時。“婚姻”一詞正是源自於此:新郎於昏時而來,謂之“昏”(後同“婚”),新娘因之而去,謂之“姻”。

新郎在出發親迎前,父親都要對他進行教導,而新娘則打扮一新,在房中面朝南而立,等待丈夫的到來。新郎到達後,新娘父親出門迎接,新郎然後向岳父岳母行禮。之後,新娘出房,跟隨新郎回家舉行結婚儀式。

為什麼新郎要去親迎新娘?大概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表現出對女子的尊重,也含有從夫居這一婚制的特點。二是親迎被看成是夫妻關係是否完全確立的基本依據。古代凡未親迎而丈夫死,女子可以改嫁。然而一旦舉行了親迎之禮後丈夫死,新婦就只能“從一而終”了。三是陽動陰靜,因為女子天生羞澀,故必由男子主動上門娶妻,這一思想也成為中國人的普遍心理。

現在的人們可能早已經不知“六禮”的程式究竟為何,但在無意識中,卻依然秉承了古禮--親迎。而當人們知道這裏邊的深邃內涵時,當會慨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相關新聞
臺灣屏東出外景 納豆搞笑想結婚
烏龍: 愛爾蘭年輕夫婦結婚兩年發現婚姻無效
歌迷問結婚生子 辛龍險些招架不住
結婚費用M型化  日神前婚風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