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合約外默契 高公局遠通挽民心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0日電)高公局新訂績效指標,監督遠通電收,雖超出合約範圍,遠通卻一口答應。雙方的默契就是要挽回民眾對國道計程收費的信心。

國道計程收費上路3週,陸續引發民怨,部分用路人還發起退租eTag,還有人計畫癱瘓國道。

交通部及高速公路局從去年12月30日實施國道計程收費至今,天天都在開會,面對遠通電收系統不穩定、重複扣款、服務遭詬病等問題,也依照合約,要求遠通電收改善。

不過,外界反彈與抱怨聲浪超過交通部及高公局預期。

交通部長葉匡時特別指示高公局,監督遠通電收一定要有新的做法,主要能讓民眾有感。

依據高公局與遠通電收的合約,如果營運有違約或缺失,在罰款前應先有改善期;不過,合約並未訂出改善期限。

高公局新宣布的監督做法,邀請民間技術專家組稽核委員會,除了稽核合約中的可收費成功率須達99.8%外,高公局針對避免發生重複扣款部分,訂關鍵績效指標KPI,並在達不到KPI時,立即重罰,不再有改善期。

高公局副局長吳木富說,無論是訂新的KPI或是未達KPI立即重罰,都已非合約範圍內的規定,但高公局仍決定用更嚴格的標準監督遠通電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遠電收能達到新的KPI要求,也讓遠通電收有機會證明系統確已改善並禁得起考驗。

吳木富表示,雖然高公局的要求在合約外,但如何讓民眾感受遠通電收的eTag扣款、服務真的有改善,建立民眾的信心最重要。

遠通電收面對高公局超出合約的要求,放低姿態表明願意接受監督,也不反對高公局邀請民間技術專家稽核遠通電收,還認為能由第3者監督遠通,可提高社會接受度,只希望遠通電收的eTag扣款,早日讓民眾相信值得信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