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躁鬱症情緒異常 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輔助

人氣: 5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苗栗為恭紀念醫院,最近有一病例,剛滿20歲的小雯,盛裝打扮到校上課、無法專注聽講、翹課去逛街、暴躁不耐煩、晚上不太睡覺、上網找朋友聊天—等等異常行為,家人攜帶小雯前往精神科門診求助。

該醫院精神醫療中心梁珪瑜醫師指出,躁鬱症是一種情感性疾患,主要特徵是情緒的異常。患者在躁狂發作之外,也可能經歷重鬱發作。躁狂發作期(躁期)時的心情是高昂或易怒的,同時伴隨過高的活動量、膨脹的自尊、睡眠需求減少等等,這些症狀持續至少一週以上。

梁珪瑜表示,重鬱發作期(鬱期)則是超過兩週以上,幾乎整天憂鬱心情、失去喜樂,同時整個人活力降低、言行遲滯、縈繞著負向思考等。

回溯病史,發現半年前的小雯曾有重鬱發作,當時她的心情低落、不想吃、不想動、也不想和人講話,經常無法上學而請假,覺得自己不可能撐到畢業。

梁珪瑜說,研究發現,躁鬱症除了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有關,也可能肇因於大腦內的神經迴路和神經調節機制的異常。

首次發病的年紀從兒童到五十歲的壯年都有可能,平均約21歲。男女罹患躁鬱症的機會相當,且終身盛行率可達2.4%;但男性較常出現躁症,而女性較常出現鬱期。此外,躁鬱症患者也常合併焦慮症、物質濫用或依賴。

梁珪瑜指出,在治療方面,藥物治療在急性發作時佔有重要角色,目標在減少身體與心智的過度活動、改善精神症狀、預防因為體力透支、睡眠不足、進食不佳而導致健康狀況惡化。一般而言,躁狂發作在六個月內會緩解。由於九成以上的躁鬱症患者,未來會再發生躁狂或重鬱發作,因此預防復發是長期治療的首要目標。除了維持性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可以加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並增進自我管理效能。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