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罷課學生投稿BBC:大時代的你我他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學生 陳子雲

人氣 7

【大紀元2014年10月10日訊】(BBC報導)罷課差不多半個月,作為一個大學生,罷課比上課辛苦一百倍,難受一百倍。每日一清早就在添馬公園奔走,幫手維持秩序,閒時旁聽講課,還有本身積累的功課和Reading。走上街頭的我,緊抱的信念是黃沾筆下的歌詞:「是他也是你和我」。我希望以後香港人再也無分彼此,也不應互分你我:大愛包容,公民覺醒,我見到的是一場大時代裡專屬香港人的啟蒙之光。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不是單純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所有香港人的將來。這半個月來的事情發展使人始料不及──大專學界及中學生發起罷課、學聯重奪公民廣場、警方濫用武力試圖以催淚彈清場,局勢丕變,罷課變成佔領,群眾自發運動遍地開花。我雖然人微言輕,也在自己崗位上盡力發聲。不過兩個多星期以來我疲憊不堪,晨昏顛倒,身體持續不適,四方八面的壓力洶湧而至,精神持續繃緊,已非「辛苦」二字所能描述了得。而與此同時,我也經歷了自我的覺醒時刻,太多突發事情的九月下旬使人像發了一場夢般,睜開眼時卻又無比真實。

為何公民抗命?

罷課是甚麼概念?公民抗命是如何成事?佔領運動為何遍地開花?我一直抱著疑問去實踐。記得衝入公民廣場後,我和一位教授朋友聯絡上,他問我為何公民抗命。我說,許多人覺得公民抗命是建基於自我的犧牲精神,我卻認為抗命恰恰是匡正社會,撥亂反正的義舉,故我不認為自己是死士,而是義士。尤其現在香港政府倒行逆施,以往有力監察政府施政的方法已逐漸失效,不合作運動是無奈之舉,卻是對當權者最義正辭嚴的控訴。只是令我意外的是警方濫用武力與群眾不願認命撤離的意志竟促成了今天佔領運動的局面,我感到驚訝,眾人一起踏出的一步會踏出難以想像的未來,所以困難與希望攜手到訪了。

這場群眾自發的佔領運動沒有大會,沒有誰能夠主導誰,我樂見在場市民能夠隨意發表意見,「大聲公」首次變成公共財,是一個公民實踐的試驗場。我不是不明白佔領運動對公眾產生的影響,可是運動是進是退,著實無人能夠左右。我希望市民可以諒解,走上街頭的我們不是鬧著玩的,各人揹負不同程度的壓力,只為了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作為一個普通學生,我想繼續上學讀書,也更想有休息時間,留在家裏陪伴家人,或放空心情,日以繼夜的露宿一點也不好受。然而我們竭力捍衛自己的原則,政府卑劣不代表我們以卑劣回擊。大家不是沒有留意新聞,當大家看見新聞裡的集會人士守望相助,互助互愛的片段時,你會發現香港人有如此高的人文關懷,絕對值得真正意義上的民主發展。我們會為運動引起的不便致歉,同時也懇請大家明白,抗爭是抗我們所拒,爭我們所需,無論是該拒絕的還是該需要的,將會是全體香港人一起承擔。

不得不繼續走下去

另外,最新消息指政府代表林鄭月娥單方面中止與學聯的對話,我們要繼續睡馬路了。政府專橫跋扈的嘴臉再次無視廣大市民的要求,佔領運動持續為市民帶來不便的背後就是政府從來沒有誠意與市民對質,要是社會本來已經民不聊生,又談何阻礙?一個可以厚顏無恥大玩「拖字訣」,把責任推卸到無辜市民身上的政府在世上實屬罕有,響應民意不正是政府最基本的功能嗎?要是我們失敗了,將來我畢業後就要面對一個可能比現在更加無恥,更加無賴的政府了,我不得不繼續走下去,抗命也好,睡馬路也好,只願堅持能看見希望,只願香港人獲得更美好的未來。

在大時代,是他也是你和我,眼前或許是歧路,但我們終會再遇,因為我們揹負著相同的命運。最後我想用一句口號向香港人打氣──香港人,加油!

責任編輯:李文慧

相關新聞
香港各界聯合聲明促政府儘快與學生對話
外媒聚焦:香港抗議讓新的政治一代崛起
美中上百學生集會 聲援香港爭取真普選
香港議員:與其勸退學生 更應譴責暴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