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經濟增長破下限 中共或故伎重演

人氣 7

【大紀元2014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3月份陸續發佈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無起色,中金公司深度研究報告中開始出現這樣的詞彙:「青黃不接」、「禍不單行」。多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將突破下限,中共當局也將再次準備依靠投資拉動增長。

經濟數據顯中國經濟仍無起色

從去年以來宏觀經濟的下行已經比較確定,進入2014年後,無論是從月平均數據,還是從各種高頻的數據,包括中共總理李克強關注的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都可以確認經濟是在下行區間。

3月24日,匯豐中國製造業PMI指數(採購經理指數)再次跳水達到48.1,不僅跌破機構普遍認為的48.7,還創下8個月來最低。對此,中金公司深度研究報告中開始出現這樣的詞彙:「青黃不接」、「禍不單行」。

3月份PMI指數低於預期,加劇了近期增長下滑的傾向。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前兩個月的經濟活動疲軟,經濟放緩預期增大,三個增長引擎——消費、投資和出口都弱於預期。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1-2月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為17.9%,為2002年12月以來新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8.6%,創下2009年4月以來新低;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和出口額增速分別為11.8%、-1.2%,分別為2006年2月、2009年以來新低。

而在企業層面,問題則更嚴重。在浙商證券的調研中,江浙企業的境遇越發艱難,一些出口和加工企業有訂單卻缺少工人開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逼著企業不得不慎重地選擇訂單。

經濟增長將破下限中共再提投資

黯淡的數據戳破了前兩個月官方關於「經濟下行源於節日因素」的飾詞。事實上,北京方面已提前啟動了穩增長按鈕。3月19日,中共兩會後的首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的四個方面工作中,三個都折射出了穩增長的急切心情,如推進改革要求「盡早見效」,穩增長要求「加快重點投資項目進度」等。

事實上,兩週內中共政府已出台了不少政策舉措,這些措施都與投資密切相關,如不久前公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地方基礎設施將成為投資的重點;京津冀一體化也將帶動大量基建建設。另有消息稱,北京首都新機場項目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拆遷,涉及幾十個村,其核心區和配套設施加起來的投資不會低於2,000億元。此外,5條鐵路線路建設項目也已獲批,總投資額約1,424億元。

中金公司經濟學家彭文生的認為,近期和未來幾個月,社會融資總規模和M2(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同比增速預計依然乏力,從而導致經濟動能疲弱;此外,由於去年虛假貿易導致淨出口對經濟貢獻率很高,今年一季度淨出口貢獻可能會大幅回落,一季度GDP有滑落至7%甚至跌破7%的風險。

摩根大通對全年增長率的預測保持在7.2%,這依然意味著中國可能無法實現今年預定的增長目標7.5%。

投資拉動GDP弊端凸顯

中共習慣制定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目標,而且用GDP增速為標的。如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下一年的GDP增長目標,有時還會制定更長遠的增長目標,如10年GDP翻番等。每次目標制定後,無論當年經濟形勢如何變化,最後一定會「達標」。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兼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認為,制定GDP增長目標,尤其是短期目標,如果不顧之後發生的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而且不惜一切代價地去實現之,則可能有諸害而無一利。

通常投資效益可用兩個指標來衡量:一是用每增加1%的投資,能拉動多少GDP;二是一元錢的投入,能產生多少GDP。2009年的這兩項指標,遠遠低於中國上一個經濟週期的數字。中共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1月份撰文稱,目前中國GDP每增長1美元,約需投資5美元;中國平均投資率達到近50%,有些省份甚至達到80%。

投資依賴症惡果是顯而易見的,除了投資效益降低、多個行業嚴重產能過剩,還有一些民眾更能直觀感受到的——陰霾與污染。經濟學家成思危稱,實際上中國對環境是負債的,把環境的債務留給子孫後代。目前中國的環境成本是高於經濟增速。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中國城鎮化病:公務員被迫成樓市銷售員
中共地方政府埋下「定時炸彈」 專家預警大災難來臨
城建5年投2萬億 武漢成中國負債最高城市
李克強工作報告弱化GDP 20年首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