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盤考量 阿巴迪獲任伊總理

人氣 1

【大紀元8月13日報導】(中央社巴格達12日路透電)伊拉克總理馬里奇(Nurial-Maliki)對於要求他下台的壓力,已無法承受,如今遜尼派、庫德族、馬里奇自己所屬什葉派、區域權力掮客伊朗以及美國,全都希望他下台。

儘管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聖戰分子擊敗了伊拉克西部與北部許多地區的政府軍,且即連憂心的盟友也失去了耐性,馬里奇仍盤算著,在位8年後,他可能還有1次機會抓緊權力。

馬里奇的如意算盤要打得響,就得使伊拉克最具影響力的教士希斯塔尼(Grand Ayatollah Ali al-Sistani)相信,單靠他一己之力就能改革並團結伊拉克。這個國家已再次陷入內戰,而馬里奇被批評人士視為教派政治的作法,助長了這場內戰。

根據伊拉克政府官員以及熟識希斯塔尼的消息人士,1週前,馬里奇派出他所屬達瓦黨(Islamic Dawa Party)的代表團,前往巴格達南方的什葉派聖城納加夫(Najaf),設法覲見希斯塔尼。

代表團是否見到83歲的希斯塔尼,不得而知,但馬里奇確實收到了書面回應,儘管也許並不如他所願。

這位政府官員說:「希斯塔尼表明,他希望改變。他以書面表達,這是伊拉克什葉派領袖首次這麼做。」

由於希斯塔尼所言,在占多數的伊拉克什葉派內部有如法律,馬里奇的命運至此底定。

儘管馬里奇仍負嵎頑抗,伊拉克與他國主要勢力已考量,何人可取而代之。

浮上檯面的名字有幾個,包括油嘴滑舌的什葉派世俗主義人士查拉比(Ahmad Chalabi),他在2003年說服美國推翻遜尼派獨裁者海珊(Saddam Hussein)。

馬里奇的前任總理傑佛利(Ibrahim al-Jaafari)也在名單之內,但他在位期間無法緩和教派暴亂;另如曾在海珊時期入獄遭刑求的核子科學家、現任副總理夏里斯塔尼(Hussain al-Shahristani)也是可能人選。

最後阿巴迪之所以雀屏中選是因為各方都認為,低調的阿巴迪與庫德族少數派處得好,也有相當機會能安撫不喜歡馬里奇的遜尼派。

阿巴迪同時獲得了宗教領袖等方面的好感,因為這位工程師似乎並不是只有政治野心。他曾流亡海外20多年,一方面在英國商界工作,再方面倡言達瓦黨的伊斯蘭理想。(譯者:中央社鄭詩韻)

相關新聞
傳伊朗刁難 伊拉克總理延誤十小時抵日
伊拉克總理馬里奇反對設定美軍撤離時間表
伊拉克總理馬里奇訪敘利亞展開高層會談
伊拉克薩德派撤銷對馬里奇政府支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