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寒:追懷昔日的「大學精神」

——紀念民國教育家臧啟芳先生逝世五十三週年

楚寒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9月27日訊】二月二十八日,是民國一代教育家臧啟芳逝世五十三週年的日子。記得三年前,在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之際,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和活動家齊聚辛亥革命的策源地——舊金山,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辛亥革命風雲人物學術研討會暨先賢臧啟芳追思會」的大型學術會議。在這場為期三天(2月26日至2月28日)的學術研討會上,經由與會人士對歷史資料的挖掘、鉤稽,一批曾經鮮活而後落寞的民國人物一一清晰地浮現出來,其中有:清末民初女界領袖及女權活動家唐群英、被譽為「中華民國憲法之父」的學者活動家張君勱等人,以及本次研討會的核心人物、集眾學於一身的民國一代教育家臧啟芳。

  在那年2月28日的《世界日報》上,我讀到了一則題為「劉海巖演講 緬懷臧啟芳」的報導。文中說,這次研討會邀請了中國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海巖發表專題演講,劉海巖的演講題目是「代理天津市長臧啟芳雄才難展的從政之道」,講述了臧啟芳在1930年10月至1931年3月擔任天津市長期間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的事跡,由此談及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有志之士精通中、西學,可惜囿於時代大環境,無法在政治事業上一展長才。可同時劉海巖也指出,這些知識份子在學術研究、外交與新聞出版業上為中國奠下良好的基礎。後來,我又搜索和查閱了一些有關臧啟芳的史料,內心不禁生發了幾許慚愧,以前在撰寫涉及民國高等教育的文章時,我竟然沒有關注過這位民國時期的一代教育家。

  在近代中國史上,臧啟芳是一位呈現出多重面目的歷史人物。身為經濟學學者,他先後執教於中國大學、東北大學、東海大學(台灣)等校,講授經濟學課程並著有《經濟學》專著,出版譯著《美國市政府》和《經濟思想史》;身為從政者,他擔任過天津市長、東北行政長官公署地畝管理局局長等職;身為教育家,他於抗戰期間主持東北大學校務,並擔任東北大學校長一職長達十年之久;身為詞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古體詩詞,並將其中的兩百多首詞作結集為《蟄軒詞草》一書出版;身為媒體人,他擔任過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奉天分館的經理,遷台後出任《反攻》雜誌社的主編,並為該雜誌撰寫了不少社論和評論文章。

  在臧啟芳身兼的學者、官員、教育家、詞人和媒體人的多重身份當中,我最感興趣也最為看重的,是他的教育家身份,和他擔任整整十年東北大學校長(1937年2月至1947年4月)期間的作為。1926年,32歲的留美歸國學者臧啟芳來到瀋陽,受聘任東北大學教授,主講經濟學,兩年後,擔任東北大學法學院院長;1937年1月,南京國民政府委任臧啟芳為東北大學代校長,翌年,因抗戰爆發,東北大學遷往四川三台,1939年7月,臧啟芳被正式任命為國立東北大學校長,這一任期直至1947年10月為止。

  在臧啟芳主政東北大學校務的期間,正值抗日戰爭的硝煙瀰漫中華大地,他在抗戰的艱難條件下堅持辦學,為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的民族保存了一支高等學府的血脈,與此同時,在他擔任東北大學校長的十年歲月裡,這位年輕時負笈美國、汲取西方大學理念的校長按照現代大學的理念執掌校務,將東北大學改造成一所契合現代大學原則的高等學府,基於他在近代中國教育辦學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可以說,臧啟芳有資格躋身於民國時期傑出的教育家族譜之列。至於其教育理念和辦學特色,在我看來,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在民族存亡之際力促保存東北大學,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堅持辦學。「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迅速淪陷於日軍的鐵蹄之下,幾年後,抗戰形勢日趨嚴峻,中央出現了倡議停辦國立東北大學的聲浪,這時候,曾擔任東大法學院院長的臧啟芳面見負責教育的陳果夫,申說停辦這所東北地區最高學府的不利後果,力主保存東北大學,東大遂得以保存了下來,隨後他被委任為東北大學校長兼文學院院長。1938年3月,東北大學遷往四川三台縣,當時正是抗戰最艱辛的時刻,學校各項設施簡陋,物資匱乏,臧啟芳將杜甫草堂寺改建成圖書館,購置各學系所需要的參考書;他又租下了學校北牆外的幾十畝旱田,修了一個包括田徑賽運動場及各種球場在內的大操場;他看到學校無力購備鉛印機器和紙張,便買了兩套石印機,以印刷教授們的著作;

  第二,提倡學術自由和思想自由,並儘可能地實現大學自治。與東大的前三任校長均系職業政治人物或軍閥不同的是,身為第四任東大校長的臧啟芳是一位學者出身、擁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大學校長,他熟諳現代大學理念,因此他竭力為東大師生營造一個自由研究學術、可持有獨立思想的學術環境。當時東大校園裡師生的思想十分活躍,有親國民黨的,也有親共產黨的,學校圖書館內有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也有共產黨的《新華日報》,學校校本部大門入口處張貼有各種觀點的壁報,也經常有各種各樣的演講海報。對於宣揚唯物主義哲學觀的趙紀彬教授和庸俗歷史觀的楊榮國教授,臧啟芳亦不加以干涉;

  第三,延攬當時中國的一流學者專家來校任教,以提升東北大學的學術水平,營造良好的高校學術氛圍。臧啟芳在校長任內曾表示:「我聘請教授一向無畛域之見,我所求的是學問品格 ,不問他是哪校出身、哪省人士、哪國留學,這可以從先後在東大任教的教授名冊中看出來。」由於他的吸納群賢,一批飽學之士紛至沓來,造成東大一時間雲集了眾多的優秀學人,譬如中文系的陸侃如、姚雪垠、外文系的殷仲珊、馮沅君、歷史系的丁山、金毓黻、肖一山等;

  第四,按照現代大學的格局設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較為齊全的學科,重點建設文理法商等學科,做到人文與科學並重。在建設學校院、系、研究所的過程中,臧啟芳對文理兩科尤其重視,他告訴師生們,這是為了在東大樹立「文化學術」的基礎,也即一方面發揚中國固有之文化,一方面昌明世界最新之學術。在這位校長的主政之下,東北大學從抗戰初期的兩院五系,到1943年發展到了五院二十二學系,另外還有兩個研究所,在當時的中國,東大在師資力量、學生人數、學科設置等方面均進入了國內一流學府之列。

  由是觀之,這一「民國教育家」的辦學情懷和治校理念,對於大學精神淪落、高等教育現狀百弊叢生的今日之中國,無疑是一份應當汲取的民族教育史上的精神養分。今天,身為後人的我們紀念這位民國時期的教育家,我想最應該記取的,莫過於他的辦學情懷、治校理念和他身上章顯出來的「大學精神」。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沒有學術自由的大學是被閹割的大學,沒有思想自由的大學不配稱之為「大學」,只因為,現代大學的命根子乃是——學術自由和思想自由,而這,正是臧啟芳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主政東北大學校務期間最為看重的,也是二十一世紀初葉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界最為缺乏的。嗚呼,在為當今時代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現狀痛心之餘,不免更讓人緬懷這位民國時期的一代教育家。謹以此文紀念臧啟芳逝世五十三週年。

  寫於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註:臧啟芳(1894年-1961年2月28日),字哲先,遼寧蓋平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學者,教育家。曾就讀南京民國大學、北京國民大學(後易名為中國大學),1919年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加州大學研究院、伊利諾大學,回國後歷任中國大學經濟學教授、華北大學教席、東北大學教授,1937年代理東北大學校長,1939年7月至1947年10月任國立東北大學校長,1949年赴台灣,1957年任東海大學經濟系教授,1961年病逝於台灣。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辛亥百年風雲人物學術研討會暨先賢臧啟芳追思會
【網海拾貝】布林肯會習,雞同鴨講,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中共不再提「中國製造2025」 網友:牛皮吹破了
【網海拾貝】中共援俄受制裁是死,不援俄俄被滅遲早也是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