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放吾將軍之子親述抗戰歷史

人氣 355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7月21日訊】空軍子弟學校旅美加校友聯誼會於7月18-19日在在洛杉磯僑教中心舉辦歷史資料圖片展,緬懷抗戰時期中國空軍和中國遠征軍的衛國忠魂。副會長朱力揚回顧了日軍侵華的國難期間,中國空軍航校的菁英們捨身報國,寧死護國的感人故事和民族忠魂。中國遠征軍的仁安羌大捷113團團長劉放吾將軍之子劉偉民也親述了這場戰役的深遠意義。

朱力揚:空軍英才寧死護國

副會長朱力揚介紹中國空軍經歷了教戰、備戰、開戰、奮戰、避戰、決戰、勝戰七個階段。1936年10月,航校五期學生中級飛行訓練結束後,上呈蔣介石請纓出戰。其中有些青年是隱瞞父母讀了軍校而不是讀普通大學的,在航校畢業典禮暨懇親會上,不少父母在看到校園中「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的兵艦、陣地同歸於盡!」標語時,不禁當場落淚;因為他們辛苦培養的青年才俊畢業後,拿回家的不是薪水,也不是一紙留學國外證書,而竟是一張「成仁取義的聘書」。

在抵不過日軍飛機和轟炸下,空軍被迫保存實力避戰。1941年和1942年,在物資軍備和有戰鬥經驗士兵飛行員最為匱乏的最艱難歲月,朱力揚指出,是蔣介石委員長絕不妥協的堅強意志,帶領全中國走過黑暗時期,迎來同英美聯盟,勝戰日軍的局面。

劉偉民:緬甸仁安羌大捷影響深遠

劉放吾將軍之子劉偉民介紹了仁安羌大捷的多層面深遠意義。其一為當時的1942年是二次大戰中最黑暗的一段時光,歐洲戰場和中國戰場狀況堪憂。但是在緬甸的仁安羌,中國軍隊打碎了日軍「皇軍不敗」的記錄。

其二, 1942年丘吉爾、羅斯福等強國元首都沒有認為中國是強國,直到解救英軍後,中國在二戰中的地位大為提升,這是中國軍隊爭取得來的。戰役結束九個月之後,中華民國和美國、英國在華盛頓簽署平等互惠條約,廢除之前的不平等條約。1992年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會見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團長劉放吾將軍,她感謝劉將軍50年前解救英軍。

1992年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又譯柴契爾夫人)會見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團長劉放吾將軍,她感謝劉將軍50年前仁安羌大捷解救英軍。(劉放吾將軍之子劉偉民提供)

其三,在第一次被解救的英軍中,在第二次入緬甸反攻打贏英法爾會戰,指揮就是英軍第一師司令將軍威廉司令。如果沒有英法爾會戰勝利,日軍將會從緬甸進入印度和中東,和納粹、意大利會師,所以仁安羌大捷影響層面很深遠。

回憶錄留存戰爭歷史

英國退役上尉杰拉德·費茨派垂克(Captain Gerald Fitzpatrick)在回憶錄中寫下了他親眼目睹的中國軍隊的抗戰風采:「中國軍隊訓練有素、步調一致令人震驚,三名指揮官身著軍官制服,每個指揮官按照預先計畫到達指定位置,他們身邊都跟著一個攜帶著不同的信號旗的旗手。整個部隊行動一致,沒有絲毫延誤。」「這些非常有紀律性的部隊,在進攻時像首美麗的詩篇,也像是壯麗的盛典。」

劉偉民回憶有英將領尋找父親表示感謝,父親說:「我還活著,而當初一同出來的子弟兵們很多都不能再回來了。」朱力揚著有《中國空軍抗戰記憶》獲得眾多讀者好評,他說出版該書是獻給已故雙親,紀念他們在動亂中走過的前半生,在硝煙中對後代的教育。他表示:「這些實史資料是全民所共有的歷史,也是民族靈魂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還原抗戰歷史真相是史學者的責任
華埠紀念七七事變72週年
央視拒播反映國民黨抗戰紀錄片
抗戰歷史真相:毛澤東為何感謝日本侵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