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庚:美國面臨對華戰略新選擇

老庚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7月25日訊】今年的戰略對話氣氛較往年緊張

七月下旬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有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象引起筆者關注,即北京對此次對話十分重視,派出四百多人的龐大代表團出席;中文傳媒也將此次對話作為重大新聞追蹤報導,但與此相反的是,美國的主流傳媒完全漠視此次對話,幾乎沒有多少報導,而前一陣有關中方在南海填海造島的新聞,卻在主流傳媒中佔據重要位置。傳媒人對新聞是最敏感的,從美國主流傳媒的報導看,美國人對所謂的「對話」並不重視,而對中國挑戰美國的行動卻十分在意。

從二零零九年開始,中美雙方每年舉行一次戰略與經濟對話,輪流在對方首都舉行,今年是第七次,輪到美國作東。從歷年的對話結果看,中美雙方雖然各有所得,但中方的實惠遠遠大於美方。在經濟、貿易、技術、文化、投資等領域,美方基於資本主義市場自由競爭的原則,除了武器、軍火等敏感項目外,基本上向中方大開國門;而中方卻以種種理由限制美方進入中方市場,尤其是金融、投資、互聯網等重要領域,使得谷歌、臉書等公司與大陸市場絕緣,也因此讓百度、阿里巴巴等獨霸大陸,美方對此早已不滿,加之習近平上台後大力推行「強國」政策,在東海、南海頻頻挑戰美國的權威,引起美國政、軍界的極大反感,而智庫、學界要求檢討對華話戰略,重新制定對華外交、國防政策的呼聲不斷,因此,今年的中美戰略對話氣氛較往年緊張。

從目前對話的結果看,雖然成果不少,包括南海形勢、網絡安全、兩軍空中相遇安全行為準則等都有涉及,但並沒有消除美國對中國政府的不滿及疑慮。據美國國務院公佈的資料,中美雙方在會談中取得了一百二十七項成果和進一步合作協議,這些成果及協議涉及的面很廣,美方將其分為八大類,包括加強雙邊高層對話以及地方政府交往,在全球與地區熱點問題、環境保護、海事、健康、科學技術與農業等領域開展合作等。

美對中方「負面清單」十分不滿

其實,在此次會談中美國最為關心的是中美投資協定的談判,美方對該協定期待已久,原因是中方早在加入世貿組織時就已承諾將在日後開放金融服務領域,卻一直以各種理由拖延,引起美方強烈不滿。金融業是美國在國際上競爭力最強的領域之一,同時卻是中國最殭化、最脆弱的領域,一旦開放,很可能不堪一擊。北京一直不肯開放金融業乃是意料中之事,但當初朱鎔基為了加入世貿組織,在入世談判時已公開承諾將開放金融服務業,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無法否認,因此以後北京的歷屆政府就實施一個「拖」字訣。然而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立下的承諾總是要兌現的,目前圍繞中美投資協定的談判已進入了緊鑼密鼓階段,雙方交換了第一批「負面清單」(列入清單的項目不開放,此外全部開放)。據瞭解美方對中方提交的「負面清單」十分不滿,因此在此次會談後,雙方約定九月份再次提交第二次清單。

中美投資協議被美方視為下一階段中美經濟關係中最重要的內容,為了促成中美投資協定的簽訂、讓中方開放金融投資市場,美方在此次中美會談中答應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審核、討論特別提款權時,會尊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定,不會在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一事上為難中方,希望以此換取中方大幅開放金融投資市場。從目前的情形看,除非北京遵守承諾,儘快與華盛頓簽訂中美投資協定,拉攏華爾街大亨,利用華爾街金融財團的強大力量緩解美國軍方對中國南海戰略的反彈,否則的話,美方勢必會加大對中方的軍事壓力。

如果跳開中美戰略會談及不久後習近平將展開的國事訪美等具體日程,從更高層次看中美關係的話,美國目前已經到了重新審視對華關係的重要十字路口。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交,美國採取的是積極幫助中國進入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的戰略,希望中國成為美國的政經夥伴,在國際新秩序中起到穩定的作用,並逐步走向現代民主政體。二00五年九月時任助理國務卿佐力克在紐約發表講演時,首次提出希望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大國的概念,就是當時美國對華戰略的寫照。

中國全面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

但想不到的是,中國在美國的幫助下,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國內生產總值一躍成為世界第二;財大氣粗後的北京政權並沒有像美國想像的那樣,向現代民主政體靠攏,成為「負責任的大國」,而是採取咄咄逼人的姿態,從經濟、貿易、軍事等各方面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習近平上台後,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更加強烈,好戰聲調越來越高,要求中俄結盟對抗美國的呼聲不斷,具體行動就是與日本爭奪釣魚島、劃定東海防空區、在南海加緊填島並威脅設定南海防空區、成立亞投行等。可以說,中國最近幾年的發展,使得美國的決策者認識到,假如再不採取新的戰略,而是沿著此前對華關係老路走的話,再過五到十年,美國將要面對一個真正可怕的對手。

目前,美國對華外交展開檢討已是大勢所趨,至於新的對華戰略將採取何種方式,美國國內不同利益集團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加之明年大選臨近,新的總統還未入主白宮,因此是繼續親善拉攏還是作為假想敵圍剿打壓,或者兩者兼顧還在激烈辯論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北京政權繼續挑戰美國主導的世界政經秩序的話,美國對華戰略不但會越來越強硬,而且很有可能在軍事上會與中方發生衝突,到時就看北京如何接招了。

近日一部描寫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後鄧小平訪美的記錄片《旋風九日》在中國引起關注,從該片的拍攝動機及各類市場宣傳看,明顯是部份有識之士不滿目前北京步入與美國對抗的道路,希望藉助當年鄧小平訪美以及其後大力推動與美國加強關係的歷史,提醒當權者,中國要想真正成為世界強國,必須堅持採取與美國發展友好關係的外交政策,千萬不可盲目樂觀、自我膨脹,重蹈當年蘇聯與美國對抗而最後瓦解的覆轍。

——原載《動向》雜誌2015年7月號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老庚:中國外匯儲備的幾大謊言
老庚:美國已經掌控中美關係主導權
老庚:駱家輝辭職的動機及其他
老庚:北京喪失港人民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