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銀行票據違規逾8萬億元 涉「七宗罪」

人氣 1121

【大紀元2016年0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沐春綜合報導)去年,中國農業銀行和中信銀行相繼曝出票據案,再次把票據業務風險置於風暴眼。據估算,截至2015年6月末,票據承兌業務違規約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票據貼現業務違規金額約2,500億元,票據轉貼現違規金額最為嚴重逾8萬億元。

票據違規業務涉及「七宗罪」

2月22日,大陸財新網報導,2016年猴年節前,農行、中信銀行票據業務風險事件集中爆發,揭開了票據市場不規範的灰色一幕。銀監會檢查發現,票據違規業務涉及「七宗罪」:

一、部份機構票據同業業務專營治理落實不到位;二、銀行利用票據轉貼現業務轉移規模,消減資本佔用;三、銀行利用承兌貼現業務虛增存貸款規模;四、銀行與票據中介聯手,違規交易,擾亂市場秩序;五、貸款與貼現相互騰挪,掩蓋信用風險;六、創新「票據代理」,規避監管要求;七、部份農村金融機構違規經營,「通道」問題突出。

報導稱,這「七宗罪」既有老手法,也有新問題。從近期的票據案件來看,票據已經從傳統的支付工具變為中小企業和票據中介融資套利的工具,成為銀行騰挪規模、規避監管的「調節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票據市場經過多道人工交付驗收環節、電子票據占比較低,每一個人工環節都可能產生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票據違規規模可能達8萬億元

2015年上半年,銀監會現場檢查局抽查票據承兌業務4,600多億元,貼現業務2,600多億元,轉貼現業務4.1萬億元,抽查金額佔機構同期業務量30%、28%、25%左右。檢查發現,票據承兌、貼現業務、轉貼現違規金額分別為1,200億元、700億元、2萬億元,分別占抽查業務量的26.5%、27.5%、49.5%。

財新根據銀監會抽查的票據違規事件估算,截至2015年6月末,票據承兌業務違規全國規模可能為4,000億元,票據貼現業務違規金額達約2,500億元,票據轉貼現違規金額最為嚴重,可能逾8萬億元。

據平安證券銀行業研究團隊估算,目前承兌匯票總計為10萬億元規模,其中未貼現票據規模5.5萬億元,貼現票據4.5萬億元。在銀行表內的除了貼現票據,最大的涉及票據業務的科目為買入返售。2015年中期,上市銀行買入返售項下票據質押規模約3萬億元。

一位東莞銀行人士稱,這些票據並沒有貿易融資背景,相當於打白條;在2015年三季度之前,票據中介和銀行、企業聯手冒著風險套利的現象非常瘋狂,入市資金難以測算。「在2015年6月股災之前,整個票據市場非常火爆,很多資金就是借道票據融資進入股市的。股災暴跌之後,票據套利做場外配資基本是連渣都沒有,江浙一帶非常普遍,窟窿非常大。基本上每家銀行都會涉及,只不過農行這次曝出的金額比較大。」

申萬宏源銀行業分析師毛可君表示,根據歷史經驗數據,以票據貼現規模來考量,票據融資資金約有20%來自票據空轉而並未流入實體經濟。

這波票據案件與過去的不同在於,票據資金違規進入股市。但進入股市的資金規模究竟有多少,還是個黑匣子。

大陸非法集資案集中爆發

此前網名為「大臉貓Tom」網民在微博爆料,大陸非法集資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已經遠超公安經偵部門處理能力,僅北京市公安局經偵處已經立案的就高達400多起。更驚人的風險是來自銀行票據被挪用和盜竊,據部裡消息,有高達10萬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處於風險之中,這批天文數字般的巨額匯票大部份都是去年偽牛市高峰時以各種方式流入股市,現在半年承兌期已到,被深套其中的資金根本無力兌付。

2月1日,中共官媒起底「e租寶」非法集資案,稱其一年半內非法吸金逾500億元,受害投資人遍布大陸31個省市區,涉及投資人數約90萬。除「e租寶」外,近年來,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已涉及大陸31個省(區、市)87%的市(地、州、盟)和港、澳、台地區,發案區域從東部向中西部擴散。

責任編輯:蔡致信

相關新聞
信銀國際:大陸跨境銀行需求放緩
河南爆槍擊案 網傳死者非法集資
彭博社:中國農業銀行行長被帶走協查
國際新規令中國銀行面臨4000億美元缺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