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安省1/3學生稱心理壓力大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道)最新的研究發現,安省7至12年級的學生中,34%的人稱自己心理壓力大,比2年前升了10個百分點,折算為具體數字,是32.8萬人。

加拿大癮好及精神健康中心(CAMH)每2年做一次調查:安省學生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OSDUHS),這次涉及2014-15學年7至12年級共10,426名學生,分別來自安省43個教育局屬下的220所學校。結果發現,32.8萬名學生稱自己有中度至嚴重的心理壓力,其中女性人數是男性的2倍。

「這涉及相當大數量的年輕人。」CAMH資深科學家兼該調查的首席共同調查員曼恩(Robert Mann)說,「我們還驚訝地發現,這比例從2013年的24%上升到2015年的34%,也就是在短短2年內,稱自己有心理壓力的學生跳升了10個百分點。」

該報告稱,心理壓力的定義是抑鬱和焦慮症狀,可使用6項篩選工具進行量度。在過去的4個星期中,這些學生被問他們感到緊張、無望或無價值的頻繁程度,再加上其他的指標,發現46%的女性稱有高水平的心理壓力,男性這樣說的比例是23%。

行家發出警告

CAMH的報告稱,心理壓力在年紀較大的年輕人中上升更顯著,11及12年級的學生,平均40%的人稱心理壓力大;21%的人稱,在過去一年至少看過一次心理健康專家,這個比例在1999年只有12%。

「我們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將進入20歲的階段,對很多人來說是心理壓力的高峰期。」曼恩說,「雖然我們不能肯定地說出這種心理壓力的原因,但對於家長、學校及提供健保服務的人來說,了解年輕人所說出的心理健康問題很重要。」

今年初,由臨床評估科學學院(ICES)和癮好及精神健康中心做的一個聯合研究發現,自2006年至2011年,安省急診部門接受的兒童及青年精神問題急診增加了32.5%,從36,229人次增加到to 49,294人次。急診最常見的是焦慮症,占了精神問題急診增加的47%。

CMHA的健康系統研究總監Paul Kurdyak醫生說,如果精神病患者向家庭醫生或專科門診尋求治療有困難,他們可能沒有其它選擇,只能在需要時去當地的急診室。

據CBC今年6月份的報道,安省西南部小鎮Woodstock在過去4個月內,就有5名青少年自殺身亡,同時還有更多宗自殺未遂的個案發生。CMHA將之稱為社區危機,並調動全省和全國各地專家前往該小鎮協助調查。

安省人權委員會今年首次通過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研究精神或癮好問題,發現有精神或癮好問題的人,同時有其它殘疾的比例高達90.5%;他們有嚴重或非常嚴重殘疾的比例高達73.8%。

多倫多康福心理健康協會總監黃吳淑芳說,華人移民因為有語言及文化障礙,他們比本地人承受的壓力更大。有些人不想去接受服務,可能是擔心社區對精神病有歧視,他們會比較慢接受自己患了精神病,有些人病了也不知道去何處找服務。

網際網路使用上升受關注

該調查顯示,2015年有63%的學生在每天的業餘時間內,花3小時看電視或電腦,比2009年的57%升了6個百分點。

雖然有66%的學生稱他們的個人健康很好或非常好,但只有22%的學生在過去7天內達到推薦的每天體力活動要求,即至少60分鐘中度至劇烈的體力活動。

更多學生被網際網路吸引,86%的學生稱每天看社交媒體網站,其中16%的人每天在這些網站上花了5小時以上。

CAMH的精神健康政策研究所科學家、該調查的另一位首席共同調查員漢密爾頓(Hayley Hamilton)說:「我們知道,在社交媒體網站上花的時間越多,遇到網絡欺凌及相關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就越大。」

有視頻遊戲問題的學生達13%,即12.26萬人,高於2007年的9%,其中男性高達20%,女性5%。該報告稱,該問題的症狀包括沉迷、喪失控制、退縮及不顧後果等。

今年6月16日,ParticipAction對加拿大5至17歲的學生做調查後發現,學生因為看螢幕的時間過多,運動過少,影響了睡眠的時間及質量。5至17歲的人中,只有24%滿足每天休閒螢幕時間不超過2小時的標準,整體平均每天久坐8.5小時;33% 5歲至13歲的兒童、45% 14歲至17歲的青年難入睡或難保持睡著;36% 14歲至17歲的青年白天難保持清醒;31%的學齡兒童睡眠不足。

「現實情況是,不可能在2016年禁止使用技術。」CAMH的安省賭博問題研究所社工龐得(Lisa Pont)說,「但可能有良好的『網絡健康』,即平衡看螢幕及其他活動的時間,防止技術對你的人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龐得在CAMH幫助研發了針對技術濫用的臨床計劃。她說:「在CAMH,我們看到年輕人在濫用技術上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他們很多人已有抑鬱和焦慮症狀。」

責任編輯:滕冬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