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票房奇蹟掀中印軟實力之爭

人氣 4092

【大紀元2017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漢、薛飛採訪報導)今年夏天,中國的本土電影票房一路慘淡,但來自對面人口大國印度的一部影片則連連刷新中國票房,也幾乎一夜間刷新了國人看待印度的認識,這就是廣受讚譽的勵志影片《摔跤吧!爸爸》。這一現象也引發了外界對中印軟實力的對比。

由寶萊塢明星阿米爾‧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以寫實的手法,講述了一位退役的摔跤手父親,歷經磨難和世人的不解眼光,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的勵志故事。

這部影片5月5日登陸國內院線後票房一路攀升,創造了4天過億,26天後票房突破10億的奇蹟,同時也擠進中國市場有史以來最賣座影片的前二十名。

票房奇蹟給中國影迷造成的文化震撼

在大陸豆瓣網上,近40萬觀眾給出了平均9.1的評價。有評論說,這部影片在票房大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成為反思中國電影的一面鏡子。 好票房不一定要靠小鮮肉和大場面,如何打動觀衆才是關鍵。

還有網友則表示,之前提到印度就會想到各種強姦事件,但現在發現,他們也有「民族之魂」。

影評人「內陸飛魚」感慨地說「人家都實現文化輸出了,我們還吃著自產自銷的垃圾洋洋自得」「在電影這方面,我們哪有資格嘲笑印度」。

一個自稱常常諷刺他人崇洋媚外的觀眾發文說,走出電影院後,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名普通的影迷,我們總這樣告訴自己,雖然我們的電影拍得不知所云,但比起三哥們(對印度人的蔑稱)的尬舞和神片還是好多了。但現在,我突然感到深深的羞恥。」

「我幡然醒悟,原來這麼多年了,這真的是錯覺。哪怕一切看起來都在變得越來越好,我們的電影場面越來越宏大,我們的演員陣容越來越華麗,我們的大片投資動輒數億十億,我們的特效越來越精美,但卻漸漸地徹底失去了最基本的能力,講好一個故事的能力!」

「我們嘲笑印度的歌舞,印度的種姓制度;我們驕傲我們的GDP,我們的女性地位,我們的IT行業,我們的移動支付……但是,我們的阿米爾.汗呢?在哪裡?」

「一味的糊弄與炒作,又或者賣情懷賣小鮮肉賣緋聞就能賣出十億票房?一味地取悅觀眾,近乎於譁眾取寵,都是垃圾!可我們的電影但甚至就連最簡單的取悅觀眾都做不到。把觀眾當傻子一樣糊弄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醒醒吧!中國電影!」

與此同時,主演阿米爾‧汗的敬業態度也讓中國影人慚愧。該影片不光是故事的流暢性,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摔跤比賽場景,那「拳拳到肉」的真實畫面,都令中國觀眾深受觸動。

據悉,為拍出真實的摔跤場景,阿米爾‧汗和他片中的兩個「女兒」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摔跤訓練,幾乎把自己訓練成了專業的摔跤運動員。期間一位「女兒」還在練習中受傷骨折。

軟實力之爭

《摔跤吧!爸爸》在中國的票房奇蹟引起外界對中印軟實力的討論。《紐約時報》近日報導,中國電影業一直以效仿和趕超好萊塢為目標,但《摔跤吧!爸爸》的巨大成功,已經引得中國製作公司把目光從西方轉向東方。突然間,中國公司開始競相哄搶與印度寶萊塢有關的一切——合伙人身分和發行權,還有印度導演和編劇。

文章稱,亞洲的這兩個大國也正越來越多地爭相向境外投射軟實力,即文化影響力,在電影方面,近年印度電影走出國門,邁向國際,《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三傻大鬧寶萊塢》以及最近的《漫漫回家路》 (也譯作《雄獅》)(Lion)等影片都大受歡迎,讓「寶萊塢」在全球聲名大噪。

而中國一直難以製作出一部火遍全球的大片。張藝謀的《長城》被認為是中國近年來在製作全球性大片方面最努力的嘗試,但海外票房慘淡。

專注於中印合作項目的孔雀山影業的副總裁顧晚成說,「在中國,做決定的是手握資金的人,」「但這些人通常對好故事沒什麼感覺。他們寧願投資於大明星或特效。」而寶萊塢的人則有自信說出「我們能把這個故事講好」。

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承認,在軟實力方面,印度做得比中國好。

文章還探討了中國民眾對印度的認知的「落後」誤區,主要是由中國媒體造成的。指這些媒體刊登的文章往往聚焦於印度種姓制度,以及印度社會中女性的待遇。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只有26%的中國人對印度有好感,低於2006年的33%。即便到了今天,在關於印度的討論中最常出現的字眼也是「混亂」。

學者:文化藝術是自由女神的「女兒」

對於中印在電影業呈現出的這一現象,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者吳祚來表示,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文化藝術是自由女神的「女兒」。印度的電影文化首先是一個自由的文化。印度很多的電影也一直保留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特色,有它的生命力。他們的電影在自己的國家一直擁有非常高的上座率,所以才會有寶萊塢這樣的文化現象。

反觀中國現在,拍什麼中共就刪減什麼,所以只能拍一些歌唱祖國或者是歌會娛樂節目。嚴肅的電影、嚴肅的思考歷史、思考現實的電影都很難存在了。問題很嚴重。

吳祚來表示,制度如果沒有改變,在中國是不可能出現偉大的藝術的。改革開放之初,中共稍微放鬆一下,就有傷痕文學,一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出來了。但是後來有一些電影很快就被打壓,就變得只能歌功頌德的。

「這是文化恐懼。沒有自由,怎麼可能創造出偉大的文藝作品。 」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寶萊塢   五光十色的印度電影重鎮
印度歌舞片 10億人的最愛
組圖:《女英雄》記者會 寶萊塢美女海邊展風情
寶萊塢之王  印度影壇掀論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