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票房奇迹掀中印软实力之争

人气 4092

【大纪元2017年10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汉、薛飞采访报导)今年夏天,中国的本土电影票房一路惨淡,但来自对面人口大国印度的一部影片则连连刷新中国票房,也几乎一夜间刷新了国人看待印度的认识,这就是广受赞誉的励志影片《摔跤吧!爸爸》。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外界对中印软实力的对比。

由宝莱坞明星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位退役的摔跤手父亲,历经磨难和世人的不解眼光,将两个女儿训练成摔跤世界冠军的励志故事。

这部影片5月5日登陆国内院线后票房一路攀升,创造了4天过亿,26天后票房突破10亿的奇迹,同时也挤进中国市场有史以来最卖座影片的前二十名。

票房奇迹给中国影迷造成的文化震撼

在大陆豆瓣网上,近40万观众给出了平均9.1的评价。有评论说,这部影片在票房大卖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成为反思中国电影的一面镜子。 好票房不一定要靠小鲜肉和大场面,如何打动观众才是关键。

还有网友则表示,之前提到印度就会想到各种强奸事件,但现在发现,他们也有“民族之魂”。

影评人“内陆飞鱼”感慨地说“人家都实现文化输出了,我们还吃着自产自销的垃圾洋洋自得”“在电影这方面,我们哪有资格嘲笑印度”。

一个自称常常讽刺他人崇洋媚外的观众发文说,走出电影院后,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普通的影迷,我们总这样告诉自己,虽然我们的电影拍得不知所云,但比起三哥们(对印度人的蔑称)的尬舞和神片还是好多了。但现在,我突然感到深深的羞耻。”

“我幡然醒悟,原来这么多年了,这真的是错觉。哪怕一切看起来都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电影场面越来越宏大,我们的演员阵容越来越华丽,我们的大片投资动辄数亿十亿,我们的特效越来越精美,但却渐渐地彻底失去了最基本的能力,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

“我们嘲笑印度的歌舞,印度的种姓制度;我们骄傲我们的GDP,我们的女性地位,我们的IT行业,我们的移动支付……但是,我们的阿米尔.汗呢?在哪里?”

“一味的糊弄与炒作,又或者卖情怀卖小鲜肉卖绯闻就能卖出十亿票房?一味地取悦观众,近乎于哗众取宠,都是垃圾!可我们的电影但甚至就连最简单的取悦观众都做不到。把观众当傻子一样糊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醒醒吧!中国电影!”

与此同时,主演阿米尔‧汗的敬业态度也让中国影人惭愧。该影片不光是故事的流畅性,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摔跤比赛场景,那“拳拳到肉”的真实画面,都令中国观众深受触动。

据悉,为拍出真实的摔跤场景,阿米尔‧汗和他片中的两个“女儿”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摔跤训练,几乎把自己训练成了专业的摔跤运动员。期间一位“女儿”还在练习中受伤骨折。

软实力之争

《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的票房奇迹引起外界对中印软实力的讨论。《纽约时报》近日报导,中国电影业一直以效仿和赶超好莱坞为目标,但《摔跤吧!爸爸》的巨大成功,已经引得中国制作公司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突然间,中国公司开始竞相哄抢与印度宝莱坞有关的一切——合伙人身份和发行权,还有印度导演和编剧。

文章称,亚洲的这两个大国也正越来越多地争相向境外投射软实力,即文化影响力,在电影方面,近年印度电影走出国门,迈向国际,《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及最近的《漫漫回家路》 (也译作《雄狮》)(Lion)等影片都大受欢迎,让“宝莱坞”在全球声名大噪。

而中国一直难以制作出一部火遍全球的大片。张艺谋的《长城》被认为是中国近年来在制作全球性大片方面最努力的尝试,但海外票房惨淡。

专注于中印合作项目的孔雀山影业的副总裁顾晚成说,“在中国,做决定的是手握资金的人,”“但这些人通常对好故事没什么感觉。他们宁愿投资于大明星或特效。”而宝莱坞的人则有自信说出“我们能把这个故事讲好”。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承认,在软实力方面,印度做得比中国好。

文章还探讨了中国民众对印度的认知的“落后”误区,主要是由中国媒体造成的。指这些媒体刊登的文章往往聚焦于印度种姓制度,以及印度社会中女性的待遇。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只有26%的中国人对印度有好感,低于2006年的33%。即便到了今天,在关于印度的讨论中最常出现的字眼也是“混乱”。

学者:文化艺术是自由女神的“女儿”

对于中印在电影业呈现出的这一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吴祚来表示,只有一个原因:因为文化艺术是自由女神的“女儿”。印度的电影文化首先是一个自由的文化。印度很多的电影也一直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有它的生命力。他们的电影在自己的国家一直拥有非常高的上座率,所以才会有宝莱坞这样的文化现象。

反观中国现在,拍什么中共就删减什么,所以只能拍一些歌唱祖国或者是歌会娱乐节目。严肃的电影、严肃的思考历史、思考现实的电影都很难存在了。问题很严重。

吴祚来表示,制度如果没有改变,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伟大的艺术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共稍微放松一下,就有伤痕文学,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出来了。但是后来有一些电影很快就被打压,就变得只能歌功颂德的。

“这是文化恐惧。没有自由,怎么可能创造出伟大的文艺作品。 ”

责任编辑:李沐恩

相关新闻
宝莱坞   五光十色的印度电影重镇
印度歌舞片 10亿人的最爱
组图:《女英雄》记者会 宝莱坞美女海边展风情
宝莱坞之王  印度影坛掀论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