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真:「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

——列寧罪惡的一生之:三十三

人氣 1742

【大紀元2017年02月25日訊】1921年春,就在布爾什維克軍隊擊退了外國武裝的進攻,打敗了國內的白軍,取得了國內戰爭勝利之際,列寧不但沒有因此慶祝蘇維埃政權站穩了腳跟,反而公開宣佈它正在遭遇自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

列寧形容當時的情況是,「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他甚至承認,此時如果「允許蘇維埃自由選舉,可以肯定,他們全都會被趕下台」。

列寧這麼說是在危言聳聽,故作驚人之語嗎?非也。此時的蘇維埃政權確實遭遇到了比之前被德國割去大片土地、榨取大量賠款、白軍逼近莫斯科還要嚴重的危機。

這個危機不是別的,就是來自人民的大規模反抗。如果說在這之前威脅蘇維埃政權的主要敵人是政治上的反對派,那麼現在的主要敵人則是它口口聲聲代表的,其中相當一部分人也曾支持擁護過它的農民、工人和士兵。

十月政變前的俄國,是個坐在火山上的國家。底層民眾對現實普遍不滿,農民、工人和士兵的騷動與反抗此起彼伏。列寧和布爾什維克正是抓住和利用了這種特殊的情勢,一舉奪得了政權。

不過,當列寧如願以償的開始駕駛俄羅斯這艘巨輪後,農民、工人和士兵的不滿騷動反抗不但沒有消失,甚至變的更強烈了。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他們的矛頭指向的已不是被趕下臺的沙皇和臨時政府,而是正在臺上自稱「代表」他們執政的列寧、布爾什維克及其領導的蘇維埃政府。

導致此番政局轉變的原因在於,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當政後,俄國百姓的生活急劇惡化,到1921年彼得格勒的人口只剩下1/3,生鐵產量只是戰前的2%,糖產量是3%,棉布產量是5%~6%,貨幣流通量是戰前的1/70,人們每天只靠著2盎司麵包和少量的凍土豆來維持生活。

內戰期間人們忍受這一切,認為「戰時共產主義」的「強制勞動」只是暫時措施,「無產階級英勇地走上革命的祭台,做出了無數的犧牲,他們耐心地等待共和國轉向十月的軌道」。

但是事與願違,內戰即將結束,《真理報》卻發表了托洛茨基「論勞動軍事化」一文,表明「強制勞動」的螺栓仍在繼續擰緊。而到內戰基本結束時,殘酷剝奪農民的「餘糧收集制」不僅沒有廢除,反而還變本加厲了。

總之,十月政變後的現實使農民、工人和士兵越來越失望,人們忍無可忍,奮起反抗的人越來越多。

那麼,大權在握的列寧是如何面對農民、工人和士兵的這種不滿和反抗的呢?他對他們的態度和對策是什麼?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裘真:世界憲政存活最短的立憲會議(下)
裘真:對待立憲會議的兩幅嘴臉
裘真: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極權制度
裘真:「我們所依靠的就是一黨專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