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環境生態轉戰生物研究 他爆肝不嫌苦

font print 人氣: 18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2月27日訊】台師大教授林思民原就讀物理系,看到環境生態的衝擊,而轉往生物領域研究,雖經常爆肝工作,卻甘之如飴,更積極投入科普教育,為科學和民眾搭起橋梁。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表示,從高中開始就喜歡賞鳥,念清大物理系後,課餘時間還是常往野外跑,當時有很多新興的開發建設案,對環境造成影響,尤其大四時,看到原本自己常去賞鳥的海灘地將變成垃圾掩埋場,帶給他很大衝擊,讓他覺得要為環境生態多做一點事。

後來就讀研究所轉往生命科學領域,林思民坦言,剛開始有點不習慣,因為科學和生物領域的邏輯思維不同,「科學很注重準確性」,對於念數理的人來說,他們的價值觀認為輸入A就會得到B,但「生物領域充滿不可預期性和多樣性」。

林思民舉例,就像對著鳥學鳥叫後,很難預測鳥會有什麼反映;假如蓋了一條魚道,也很難預測魚是否會順著這條路行。很多事不能用理工思維來看,而是需要對環境和生物有更多考量和體貼。

很多人都喜歡大自然,但未必適合投入生物領域研究,林思民表示,多數人接觸大自然都很開心,但只有少數人可能對野生動植物有興趣。要當好的研究者,除了要有豐富的野外經驗,還要能從科學角度去思考,進而設法解決問題。

以自身為例,林思民表示,他在大學高年級到博士班之間的時間,花很多時間在野外觀察,早期山區交通還不方便,例如去司馬庫斯至少要騎車2天,還得走幾個小時的路才能到,但他常去征服這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不管觀察到何種生物都讓他很興奮,這些經驗也成為日後研究的根基。

林思民坦言,不是喜歡大自然或動植物的人都適合從事生物研究,學生可以先衡量自己的興趣是否濃厚,如果只有50、60分的興趣,可以把生物當嗜好,若有80、90分以上的興趣,再投入研究,因為真正喜歡的人就不會覺得辛苦。

「科學研究很爆肝」,為了工作和研究,林思民經常1天只睡5小時,但他卻甘之如飴,因為這是他喜歡的事情,看到動物就會很開心,這是研究動物者的特質,他還喜歡從研究中得到答案的成就感,更喜歡將這些成果用文字語言呈現。

林思民表示,自己碩士班的指導教授非常「入世」,只要有災難時,就會捲起袖子跑去災區幫忙,而博士班指導教授退休後也到關渡自然公園當義工,為不懂生物的民眾或小朋友講解,這種入世概念深深影響他,也鼓勵他投入科普教育。

只要國中小來邀約演講,林思民都會應邀前往,教小朋友認識或接觸動物,有時候看著小朋友從怕蛇到敢摸蛇、甚至喜歡蛇的過程,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只要多說服一個人喜歡生物,都會讓他覺得很光榮,也成為自己難忘的回憶。

在現今社會氛圍下,基礎科學常常不受重視,林思民認為,現在知識都很容易取得,但大家卻忽略,知識的累積需要龐大的經費挹注,但科學發展不能只是唯利是圖,大部分民眾或政治人物不瞭解基礎科學在做什麼,因此他希望透過科普教育搭起橋梁,讓民眾對基礎科學研究有更多認識。(轉自中央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灣台北報導)目前景氣差,辛苦養孩子後,卻面臨小孩長大後不易找工作、只能將就低薪工作,但孩子的教育基金卻仍不能少。近十多年,台灣生育率快速下降,少子化讓每個家庭投注更多心力在孩子身上,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來說,養一個小孩到底要花多少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一個小孩從小學至高中,若都就讀台灣公立學校,平均每人教育費支出為86.6萬元;若均就讀台灣私立學校,則為219.6萬元。
  • 巴拉圭籍混血女模特兒雷瑟琳,外型輪廓深邃而神祕,過去在日本受到不少邀約。雖然拍攝寫真與雜誌是非常快的成名方式,但雷瑟琳卻寧可拍戲受苦,也不願拍攝寫真集。
  • 新台灣之子小恩,父親5年前過世,印尼籍母親要維持家計,常無力照顧小恩和妹妹;6歲就開始幫媽媽承擔家務大小事的小恩,甚至假日還要到田間除草、耕種。才小五的他卻不嫌苦說,「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做什麼都沒關係。」但被迫早熟的小恩,課業上卻很無助,期待開學後有人教他功課、有錢可買參考書。
  • 近期友人與我分享了嚴長壽先生於2002年接受Cheers雜誌訪問的文章,主題是『超越痛苦,享受工作』。
  • 為了讓民眾體驗貧窮,家扶基金會將於10月舉行甘苦生活節,除了邀民眾參與縫傘,現場也會設貧窮體驗攤,希望民眾與弱勢家庭同甘共苦,用愛陪伴弱勢童。
  • 91歲的熊智銳是文大最年長的博士生,曾遇到碩士班論文被退的挫折,但仍克服困難拿到學位。熊智銳表示,自己才91歲,喜歡學習新事務、交朋友,太太是他終身學習的榜樣。
  • 「阿嬤曾經是我的大樹、現在我是阿嬤的依靠」。15歲的李宜昀、14歲的范秀維都是隔代教養,從小由阿嬤帶大,當阿嬤重病臥床,她們悉心日夜照料,今天獲表場為孝行楷模。
  • 僑居法國的台灣人對台、法兩地的生活有什麽樣的體會?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緊張的境況下,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麽樣的打算?爲此,筆者采訪了三位生活在法國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分享了在異鄉生活、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置身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不斷吸收法國文化與精神價值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熱愛。其中一位受訪者說:「法國和台灣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樣。」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思想與傳統習慣的不同,而有著其差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