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孩子七歲前大腦已定型?父母該怎樣做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趙瓊玉墨爾本編譯報導)西諺有云:給我一個孩子讓我把他帶到七歲,我會還給你一個男人。

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發育90%是在五歲之前, 到了七歲時,大腦處理問題的功能就已定型。作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無人可比。因而,在此期間,幫助孩子培養一些好的品質和生活習慣,對其大腦發育和成就幸福人生是非常關鍵的。

據澳廣新聞報導,育兒專家們為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提供了一些寶貴經驗,可以幫助家長在孩子幼兒時期養成良好的品質和生活習慣

首先,父母可以給孩子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無條件的愛,但不可溺愛。除此之外,作家普萊諾(Catherine Plano)說:「幫助孩子在人生早期形成一個健康的頭腦是你可能會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之一」。

普萊諾使用基於神經科學的技術來幫助青少年訓練他們的大腦,以幫助他們獲得快樂、成功和滿足感。她說:「培養情商、自尊和自我意識的技巧不僅能夠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人生起點,而且會使其得到更多的受益。」

那麼有什麼簡單實用的方法能夠幫助家長培養孩子的情商以促進其頭腦發育呢?

墨爾本兒童心理與學校心理學服務機構(Melbourne child psychology and school psychology services)的兒童心理學家考夫曼(Danielle Kaufman)說:「和孩子一起形成一些日常生活慣例有助於他們獲得安全感,他們知道自己回到家時會有哪些事情可以期待,這會給他們帶來明確的界限、期望和一貫性。」

那麼怎樣形成一個慣例呢?答案是,把事情簡單化。玩一兩種花樣,使之富有趣味性,適合你和孩子。

還有一點也很關鍵,那就是定期做。 教人科學培養好習慣的《Better than Before 》一書作者魯賓(Gretchen Rubin)認為,把新養成的習慣堅持下來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將它與你已經養成的習慣結合起來。
下面一些方法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夜晚慣例

給你的孩子讀書。(Pixabay)

1.睡前故事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變聰明,就給他們讀一讀童話故事。如果你想讓他們變得非常聰明,那麼就多給他們讀一些童話故事。」這是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告訴我們的。

2.於細微之處培養感恩之心

許多研究表明,感恩之心與一個人對生活的滿意度有著最密切的關係,不僅對成年人如此,對兒童也是一樣。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呢?考夫曼說: 「具體一點。不要問孩子『你今天過得怎麼樣?』,試著問一下『你今天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或者『你覺得什麼事情很難辦,但你仍然嘗試去做了嗎?』 」

你可以通過一件件小事,告訴孩子你的感激之情。比如對孩子說「我很高興今晚和你共進晚餐」。

考夫曼說:「這是一種生活理念,即享受過程、關注小事,而不是只關注結果。這不是說我們不應該期待成功,而是我們開始意識到,一個成功的人並不一定會事事順利。在成長過程中明白失敗和錯誤並不是什麼大事的人,可能更容易從失敗中總結經驗,而不是被失敗打倒。」

3.不被憂慮困擾

自1998年以來,因焦慮而尋求幫助的兒童增加了一倍。我們都有過焦慮的經歷,教孩子一些釋放焦慮的方法,可以讓他們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考夫曼說:「告訴孩子不要擔心發洩自己的感受。對他們來說,採取一些積極的辦法來釋放情緒會更有幫助,但是發洩負面情緒不一定要使用負面的方式。」

無論是將擔憂的事情寫下來然後撕掉,還是睡覺時把它們放在一個「煩惱盒子」裡,處理問題的方式都可以做得有趣。

清晨慣例

培養好習慣的關鍵在於寓教於樂。(Pixabay)

1.早起鍛鍊

我們都知道早起鍛鍊對身體有好處。不過,有研究表明讓孩子養成早起鍛鍊的習慣會使其擁有一個更健康的成年。

最重要的是,這還可以幫助孩子的身體得到充分的發育。在青少年時期,這有助於他們了解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的感受,而不只是看到身體外表的樣子。

培養好習慣的關鍵在於寓教於樂。對於小寶寶來說,可以帶他們到街上散散步,看看鄰居家養的花,但是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可以讓他們聽聽音樂、玩玩遊戲、在客廳裡隨著歡快的樂曲跳跳舞。如果你的孩子喜歡挑戰,可以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繞院子或街區跑一圈。

2.簡單易行的打坐冥想

當今社會,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分心的事太多了,這會增加他們的壓力,進行一些簡單有趣的打坐冥想可以幫助孩子集中精力。Smiling Mind網站裡有一些適合兒童的冥想活動,可以讓孩子試著做一做。
請記住,簡單易行和經常做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珍惜你與孩子相處的這些看似短暫的片刻,從中受益的將不僅只是孩子。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