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接受日本投降的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展

人氣: 7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民國著名軍事家、曾代表國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前國防部長徐永昌相關文物與檔案,正在國父紀念館展出,展期至3月18日,其中也體現出中華民國建國的艱辛,與現今民主自由的台灣相互輝映,帶給觀展者無限懷想。

由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主辦、國立國父紀念館協辦的「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文物特展,彰顯其軍人風範、行事特性與獨特品格。該展覽以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楊儒賓伉儷、李璽林先生的私人收藏,以及徐將軍家屬提供的照片、公文書為基礎,分為三個主題:「抗戰」、「受降」、「陸軍大學與軍事教育」。

海報0201-修正
由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主辦、國立國父紀念館協辦的「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文物特展,彰顯其軍人風範、行事特性與獨特品格。(國父紀念館)

徐永昌(1887—1959),字次辰,山西崞縣人。早年因家貧,受清軍師爺收留,民國成立後,進入陸軍大學等校進修,接受新式軍事訓練與教育,且擔任直隸團教官等軍職。1928年加入閻錫山麾下參加北伐。北伐成功後,曾先後擔任綏遠省主席、山西省主席等職。

組圖:接受日本投降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展
曾代表國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徐永昌相關文物與檔案在國父紀念館展出。圖為閻錫山致河北行營電文。(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

在中國對日戰爭期間,徐永昌充分發揮其軍事長才。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被任命為河北保定行營主任,協助指揮華北第一戰區戰情。1938年被任命為軍令部部長,主持軍事參謀的訓練工作,並負責收集敵情、擬定各區作戰大綱。

1945年9月2日,同盟國統帥麥克阿瑟將軍於日本橫濱主持受降典禮,中國代表團由團長徐永昌將軍登上密蘇里號戰艦,與各國代表依次簽署〈降伏文書〉。從奉派受降的重任,足見他所揭示的策略,對贏得戰爭確實有卓著貢獻。在這象徵二戰結束的歷史時刻,徐永昌之名從此為世人所熟知。

組圖:接受日本投降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展
曾代表國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徐永昌相關文物與檔案在國父紀念館展出。圖為記者會當天貴賓合照(左3為故宮前院長馮明珠、左4為國父紀念館館長林國章,右1為文物館籌備處主任馬孟晶教授,右2為清華大學副校長信世昌)。(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

展覽主題一:抗戰

1937年蘆溝橋事件爆發,拉開了中國對日八年抗戰的序幕。在中國華北展開全面作戰之際,徐永昌將軍因其軍事謀略長才以及對華北軍務的熟稔,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為「河北行營主任」,指揮華北第一戰區作戰。在坐鎮河北期間,徐將軍積極聯絡、協調華北地區各軍團首領齊心抗日,如宋哲元、萬福麟、孫連仲、衛立煌等部皆受其指揮。此外,由於徐將軍對山西軍務的深厚了解,也擔負聯絡平型關之役戰情的任務。

組圖:接受日本投降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展
曾代表國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徐永昌相關文物與檔案在國父紀念館展出。圖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密令。(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

在結束華北地區的指揮工作後,徐永昌將軍領命擔任「軍令部」部長,負責整頓對日抗戰之情報、軍紀等問題。在抗戰期間,徐將軍重新建立了軍事情報部門,統一軍事參謀系統和陸軍大學等事務。另一方面,他也著力於協調各派系軍事力量的合作,使對日抗戰策略得到貫徹與實現。徐將軍對國際局勢和敵情研判、內部軍務的統整,對於戰爭情勢的扭轉可說是居功厥偉。

組圖:接受日本投降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展
曾代表國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徐永昌相關文物與檔案在國父紀念館展出。圖為軍令部出入證。(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

「軍令部」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1938年因應對日抗戰之需要而改制的軍事單位,主要掌管的業務為:國防建設、地方綏靖及陸海空軍動員作戰;後方勤務之籌劃運用;情報及國防政情之蒐集整理;參謀人員、陸軍大學和駐外武官等人員的統轄運用。

組圖:接受日本投降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展
曾代表國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徐永昌相關文物與檔案在國父紀念館展出。圖為新彊剿委戰報。(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

在對日抗戰八年期間,軍令部部長一職皆由徐永昌將軍執掌。其主要的任務在於建立戰時軍事參謀系統和情報工作,尤其是日本戰情與國際局勢訊息的收集。除了與各國合作軍事情報工作之外,在對日抗戰步入尾聲時,軍令部亦涉及國內地方武力集團動向情報之研判。如1946年新疆東土耳其斯坦組織、東北地區共軍活動,皆在軍令部的管轄範圍之內。

組圖:接受日本投降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展
由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主辦、國立國父紀念館協辦的「徐永昌將軍及其時代」文物特展,彰顯其軍人風範、行事特性與獨特品格。(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

展覽主題二:受降

1945年8月12日,在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的前夕,同盟國各國與日本政府已祕密展開受降與戰後處置的討論。徐永昌即在此日被任命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將前往日本會同參戰同盟國出席受降典禮。在奉命代表受降後,徐永昌指定楊宣誠、朱世明、王丕成、李樹正、陳延煇等人為團員,於8月17日率團飛往菲律賓馬尼拉,與同盟國元帥麥克阿瑟將軍會晤。在停留菲律賓期間,各國受降代表與日本政府反覆商議降書內文。延宕多日後,各國最終敲定9月2日於東京灣正式舉行受降典禮。

受降典禮當日清晨,各國代表依序登上停泊於日本東京灣南端的密蘇里艦。重光葵、梅津美治郎分別以日本政府和大本營代表的身分在降書上簽字。同盟國則由麥克阿瑟元帥為首,依次由美國代表尼米茲元帥、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等國代表簽字接受日方投降。受降典禮結束返國後,徐永昌將降書及當日典禮簽字所用的鋼筆進獻於國民政府,完成由抗戰到和平的使命。

1945年9月2日所舉行的受降典禮,象徵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在各同盟國赴日與會期間,國際媒體大幅刊載報導,並邀請各國代表發言。位列同盟國第三位簽字代表的徐永昌,自然也受到各界的矚目與訪問。在受降典禮結束後,也陸續有出版社與媒體來信向徐永昌索求簽名照與個人簡歷,以作為編輯二戰名人錄、籌辦紀念活動之用。

展覽主題三:陸軍大學與軍事教育

中國現代陸軍軍事教育的開端,起於李鴻章於天津設立武備學堂,各軍團內部即由此陸續設立培育軍事人才的教育機構。徐永昌幼時進入清軍武衛左營服役,後來進入隨營學堂接受現代軍事教育,就受益於陸軍現代教育機構的培養。在隨營學堂與將校講習所內,徐永昌學習戰術、戰史、三角、代數,奠定了軍事知識的基礎。民國成立後,他考入陸軍大學第四期學習高階戰術,從此建立日後與陸軍大學深厚的關係。

1946年,徐永昌卸任軍令部部長之職,轉任陸軍大學校長。在其治校期間,陸大延續之前培育高階軍官與參謀人才的任務,共有三期將官自陸大畢業。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之際,徐永昌率領陸軍大學師生遷至台灣新竹復校。在台復校之初,陸軍大學為因應台海戰略的變化,開始模仿美國國防大學的制度,著手修改陸大的教育章程。1952年,陸軍大學正式改制為國防大學,徐永昌也正式卸任陸軍大學校長一職。

《徐永昌將軍求己齋回憶錄》為徐永昌將軍晚年口述之作,由趙正楷整理記錄成書。本書依照年次編輯錄存,共十三卷,時間起於清光緒十三年、迄於民國二十一年,涵蓋了徐永昌將軍童年至主政山西時期為止的生平見聞。內容包含徐永昌講述早年投身軍伍,憑藉自身苦讀完成高等軍事教育而成為著名軍事戰略家的經歷;以及徐永昌親歷史事,對民國人物、事件的相關評論。

趙正楷在徐永昌主持山西省政期間,因與徐將軍有同鄉之誼而結識交往。1948年來台後,於新竹煤礦公司任職,並在公餘之暇著手記錄徐永昌言論。在1954年至1959年期間,趙正楷每週一次前往徐永昌府邸進行採訪,歷經多年奔波始完成《求己齋回憶錄》的編纂工作,後根據訪談史料寫就《徐永昌傳》一書,為徐永昌將軍的事功風範留下珍貴的資料。#

責任編輯:林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