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產業設計50年展覽 三場領域論壇精彩可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表示,「台灣產業設計 50 年調查研究暨展覽」,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於6月8日至7月29日在台中文創園區 B03 藝文展覽館展覽。 (鄧玫玲/大紀元)

人氣: 8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6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台灣產業設計 50年調查研究暨展覽」,以台灣產業設計 50年調查研究成果在台中文創園區

B03 藝文展覽館展覽,8日舉行開幕典禮,王建設計學院創辦人王健、普藝創育中心主持人王鍊登與華冑設計企業創辦人梁又照等耆老都親臨會場,展覽期間將舉辦三場不同設計領域的系列論壇規劃,提供產官學研社企各界重新思考,啟迪新時代各項文化創意產業間的創價加值,議題精彩可期,歡迎上網報名。

王建設計學院創辦人王健表示,台灣設計是從模仿抄襲開始,經過自行模索學習,才能建立屬於台灣的3D工業設計。
王建設計學院創辦人王健表示,台灣設計是從模仿抄襲開始,經過自行模索學習,才能建立屬於台灣的3D工業設計。(賴瑞/大紀元)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於開幕致辭中表示,為了展現台灣近50年來運用設計的發展概況,形塑台灣產業設計多元化美學理念,據此打造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成為台灣文化創意設計的重鎮,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美術設計協會與室內設計協會等共同執行,於6月8日至7月29日在台中文創園區展覽,並將舉辦三場不同設計領域的系列論壇規劃,推廣台灣產業設計創新與實際案例,討論不同類種的跨領域議題。

「台灣產業設計 50 年調查研究以民國56年(1967年)為台灣產業設計50年的起點。」施國隆指出,從市場供需的角度、聚焦企業、品牌、產品使用功能等,來塑造品牌形象與增加附加價值,更進行跨領域調查研究及整合策展,「從台灣不同年代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產業為調查重心,建構屬於台灣本土設計特有的文化資產。」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林磐聳表示,,「台灣產業設計 50 年」展出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為台灣產業貢獻的15位耆老,15個台灣產業的領頭羊。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林磐聳表示,,「台灣產業設計 50 年」展出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為台灣產業貢獻的15位耆老,15個台灣產業的領頭羊。(鄧玫玲/大紀元)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林磐聳表示,這次台灣產業工業設計的展出,展出台灣很多自有品牌的產業,如台中的糕餅、捷安特腳踏車、三陽機車到國產汽車製造,而最重要的則是為台灣產業貢獻的15位耆老,也是台灣的支柱,15個台灣產業的領頭羊,將是展出的重要內容。

王健耆老也談到自己從民國54年從事設計工作,他認為台灣設計是從模仿抄襲開始,日本有一位酒生設計師曾說,「台灣賺了很多的錢,但都是不光榮,是偷來的。」王健說,「我覺得非常沒有面子,非常難堪,所以全心決定投入台灣工業設計。」早期設計叫做美工,美工設計人員的背景是繪圖,都是2D,而工業設計屬於3D,2D轉3D是很困難的,所以要自行模索學習,並到到美國、日本、歐洲、印度等國家去學習,才能建立屬於台灣的3D工業設計。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