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市場夭折高科技泡沫破滅

標籤:

【大紀元10月2日訊】(中央社記者劉行柏林二日特稿)德國大選後,總理施若德連任成功,社會民主黨與綠黨將在未來四年繼續聯合執政;不過,施若德的連任並沒有替德國股市帶來新的動力,而且由於德國經濟前景持續低迷不振,失業情況不見好轉,投資人信心崩潰,導致被稱為德國那斯達克的新市場(NeuerMarket)提前夭折,也使得高新科技泡沫隨之破滅,猶如曇花一現。

由於德國新市場主要指數在最近的兩年半,下跌大約百分之九十五,市值縮水已經超過四千億歐元,嚴重影響德國在歐洲享有科技中心的聲譽及地位,因此德意志證券交易所公司於上週四正式宣布,為了挽回投資人的信心,決定取消五年多前成立的新市場,並且計劃最慢在明年年底前,把新市場納入主要市場。

同時經營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德意志證交所公司,當初為了和美國那斯達克市場競爭,分食科技大餅,於一九九七年三月成立德國新市場,作為歐洲高新科技公司上市籌資的平台;一九九七年三月十日新市場創設之初的指數為五○五點二八,二○○○年三月十日指數衝上最高峰達八千五百五十九點三二,到今天新市場指數只剩下不到四百點的局面。

一九九七年三月德國新市場成立後,德國儼然成為歐洲的高科技中心,這個替初期投資人提供資金出口的市場,大幅帶動創投業的榮景,使得可利用的初期融資增加了幾倍;此外,科學園區也在德國柏林、慕尼黑、斯圖佳特等地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一片欣欣向榮。

德國是全世界第三大高科技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與日本,特別是在生物科技、環保科技、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技術位居世界領先地位,德國新市場的夭折,不但對歐洲創投業者造成嚴重的衝擊,對於德國人辛苦創造的科技優勢與奇蹟,更是功虧一簣。

目前德國新市場的上市公司裡,已經有超過七十家公司股價不到一歐元,股價大量失血,顯示投資者對高科技業喪失信心。新市場的夭折短命,所有參與者都有責任,證交所對進入新市場的公司所定制的標準不夠嚴格,創投業者只在乎上市公開發行股票,並沒有真正了解所投資公司的市場潛力,投資者盲目購買新上市的股票,如今大家都變成受害者。

德意志證交所公司指出,準備推出新的整頓措施,計劃把德國股市分成「國家(domestic)標準」和「最高(prime)標準」兩種,其中國家標準類股只要達到德國法定的最低透明度就可以,而最高標準類股則必須符合國際透明度的要求,包括每季獲利報告、嚴守國際會計原則、每年至少一次分析師說明會等;但是,不少業界人士認為這樣的改革力度不夠,而且使用兩種不同的標準,無疑又是一個錯誤的開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錢能換來多少幸福?研究發現有不同答案
Costco金條熱賣 美國人出售黃金時稅率如何
中國5月製造業PMI又萎縮 經濟前景黯淡
美債收益率趨於穩定 賽富時股價大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