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無黨聯盟:什麼都不要的最大 確定中間路線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6日訊】扮演「關鍵少數」的無黨聯盟,於台灣立法院本會期驟然成立,並以「什麼都不要的最大」,宣佈辭去三席立法院召集委員,確實讓藍綠陣營亂了手腳,不知如何收拾殘局,未來朝野與新興的無黨聯盟如何合作,成了立法院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據中央社六日報導,擁有八席立委的「無黨聯盟」在九月三十日成立後,確實讓立法院的政治生態丕變,一週下來,無黨聯盟私下自稱「扮可憐」,低調因應各黨立委的批評,但也堅持依政黨比例拿回無黨籍立委應有的召委及程序委員席次。

政團發言人高孟定說,他們要的不多,只要各黨把他們該得的還他們就好了,否則也可比照台灣團結聯盟黨團,以三席召委為目標或是二席召委、一席程委。

由於程序委員會名單已經立法院院會確認,藍綠比例為十九比十七,民進黨有意提復議「翻盤」,但藍軍不同意,最後就以三大黨團各讓一席召集委員來善後,但林炳坤等人卻感慨大黨所釋出的「善意」,只是引爆「要脅」、「利益」等更多的質疑與批評。

無黨聯盟經朝野協商後,原本取得經濟及能源、科技及資訊、教育及文化等委員會各一席召委,十月一日各委員會一早推舉召委時,親民黨籍立委李永萍(台北市)、周錫瑋(台北縣)等人就各自發難批評協商結論。

被推選為經委會召委的無黨籍立委顏清標(台中縣)自嘆倒楣,無端捲入「大安溪砂石弊案」,其他政黨硬塞召委給他,還被貼上未利益迴避的大標籤。尤其是「羅大哥再現」、「立院最恥辱的一天」等批評更令無黨聯盟火大,無黨聯盟十月二日一早鐵了心,就來個召委集體總辭。

事實上,無黨籍立委原本於八月二日就欲以「新民意問政聯盟」為名成立政團,不料,卻因立委蔡豪(屏東縣)臨時撤簽而胎死腹中。無黨聯盟雖已成立,但成員間仍未形成集體意識及政策方向。

對於這個新興政團,藍綠陣營都極力爭取,但在各黨內部成員卻又大表不滿下,讓情勢更加混沌,無黨聯盟幕僚認為,這樣反而拉近了無黨聯盟成員間的向心力,使原本各據一方的「八部天龍」,有了更深一層的情感交流,未來的反擊動作將更令各政黨「戒慎恐懼」。

蔡豪、林炳坤說,各黨對待無黨聯盟是「一手拿刀、一手拿蘋果」的兩手策略,及「爸爸」要給「前人子」蘋果、「後母」硬要搶走,從朝野協商召委分配、推舉到總辭的三天內一氣呵成,蔡豪直喊這三天的過程令人害怕,但無黨聯盟卻因此確定走「中間路線」的政策方向。

無黨聯盟在召委選舉過程中,「打帶跑」、「中間突破」的戰術,確實讓其他黨團手忙腳亂,各黨團反而蒙受非議,甚至彼此交相指責,無黨聯盟表面上雖少了三席召委但卻贏了「裡子」,至少與藍綠軍都劃清了界線,甚至還得到社會一部分的喝采聲。

無黨聯盟一成立,就面對各政黨的招喚與夾殺,未來朝野又如何合作?林炳坤直言,「什麼都不要的最大」,他們有氣魄面對各政黨的挑戰。

至於無黨聯盟挑戰各政黨的實力是什麼?絕非單純運作藍綠軍間的矛盾,若回溯探討,早在上會期休會之際,立委高孟定曾指出,陳總統支持無黨籍立委籌組政團的說法,這才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陳水扁總統七月十八日曾邀請當時的無黨籍立法委員餐敘,高孟定會後轉述說,陳總統感謝無黨籍立委對政府的支持,對無黨聯盟成立表示「樂觀其成」。陳總統還希望朝野不要再惡鬥,無黨籍立委在穩定政局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希望未來台灣的政治能走向政黨和解、合作的方向。

國民黨籍立委何智輝(苗栗縣)也說,朝野政黨黨鞭休會期間到歐洲考察時,曾就無黨籍立委籌組政團交換意見,朝野都認為新政團的籌組將是議事運作上的變數。

無黨聯盟為展現政黨應有的機制與團結氣氛,決定每週都將如其他黨團般召開黨團會議,在無黨聯盟逐漸正常運作下,內部對未來的定位、對重大議題的共識也將逐漸清晰。

了解立法院議事運作的人士分析說,在立法院藍、綠陣營對立下,扮演「關鍵少數」的無黨聯盟,對立法院生態的衝擊才要開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立院程序委員泛藍過半數掌握排法案議程優勢
江丙坤指台灣正處於擺脫空前低谷的關鍵時刻
台灣立法院明協商無黨籍黨團爭取召委爭議
立委要求財政部公佈不良呆帳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