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專稿:美中農業貿易

標籤:

【大紀元12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方冰紐約年終特稿29日報導) 美中兩國的農產品貿易在雙方的整體貿易中佔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從中國去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美國一直希望兩國的農產品貿易能夠取得重大突破。那麼過去一年來的情況到底如何呢?

美國貿易代表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一周年之際,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全面分析了中國履行加入世貿承諾的情況。在農業方面,報告強調了中國既有進展,同時也有很多不足。中國同意降低農產品關稅,使得美國的牛肉、奶製品、杏仁、橙子等農產品向中國的出口大幅度增加。同時,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嚴重問題。其中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是2001年6月,也就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不久,中國農業部頒布並實行了限制基因產品進口的生物技術新條例。

*美國大豆出口風波*

美國受影響最大的農產品是向中國出口的大豆。經過向北京高層施壓,2002年3月,中國同意向美國發放為期九個月的臨時許可證。今年十月美中兩國領導人高峰會晤期間,這一問題再次提出。中國方面再為美國的臨時許可延長九個月。但是由於中國執行這一新條例,使美國在2001到2002年期間向中國的大豆出口大幅度下降。不過第二次延長臨時許可之後,這一出口量開始回升。不過,美國對於何時可以得到永久的許可,以及中國如何履行生物技術方面的法規表示關注。

美國三一學院經濟學教授文貫忠說,中國過去對美國大豆需求量大的時候,並沒有提出過任何異議,現在可能跟著歐洲國家對此也比較挑剔了。而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則是為了製造貿易障礙。文貫忠說:世界上那麼多國家都用這一理由作為貿易障礙,中國不用的話中國自己覺得很吃虧,因為中國自己在出口的時候就碰到人家用這種理由來擋住中國的出口。

*中國關稅率配額制度*

2002年美國對中國履行同大宗農產品的關稅率配額有關的承諾非常關注。因為這個領域對美國出口小麥、玉米、棉花和植物油相關。文貫忠說,中國的關稅率配額制度,指的是中國答應提供外國每年一定比率的農產品進口配額,這部分進口的農產品,關稅很低,甚至沒有關稅。美國與中國今年9月在日內瓦舉行過一次有關談判。美國認為,中國國家計委推遲大約四個月公布農產品關稅率配額,同時採取保護主義措施,維持國家企業的壟斷地位。美國認為,中國國家計委仍然在依據中國不完善的規則運作,透明度也沒有改善,關稅率配額的分配再次不合理地保留給了一些國內的加工和再出口公司,並拒絕提供具體的分配數量和獲分配者名字。以棉花為例,關稅率配額中的百分之六十多保留給了中國的加工、再出口公司。中國國家計委的這些做法破壞了中國對市場準入作出的承諾。

文貫忠說,按照美中雙方的協定,中國應該逐步開放這部分的進口。中國國內私人的進口商,美國的出口商,都應該可以從事這一出口。中國如何分配這一配額?中方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以及美國的企業各自能獲得多少配額,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文貫忠說:中國既然已經加入世貿組織,並且承諾要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這部分他大概會逐漸逐漸被迫開放的。美國表示,將繼續密切監督2003年在這個領域的發展,並將採取必要的行動促使中國全面遵守其承諾。

*肉類出口標準過分*

在衛生檢查標準方面,中國在2002年頒布了新的規定,禁止進口攜帶病源體的肉類。中國對進口肉類的要求大大高於對本國肉類產品的要求;事實上任何國家都難以做到生家禽和肉類絕對沒有病原體。中國對美國的家禽和肉類開始實行非科學的標準已經減緩了美國的出口。文貫忠說,美國出口的家禽大都是屠宰以後的生肉。中國要求生肉中絕對沒有病原體實在太過分。不過文貫忠分析,中國這樣做的原因是,中國的肉類產量大大超過自己的需求,只是苦於達不到國際衛生標準而沒有辦法大量出口。如果現在面臨外國肉類的大量進口,勢必對中國國內的飼養業打擊很大。因此中國才會設立種種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製造貿易障礙。他說,這很可能是中國為談判準備的一張牌。文貫忠說:因為各國對農產品的限制都非常大。相對比西歐和日本中國農產品的限制要少得多。進口比他們要自由了。如果中國在談判中沒有自己的牌,就會很不利。

*拖延阻撓農產品進口*

文貫忠說,同其他一些國家一樣,中國現在製造一些障礙,等到談判的時候,大家再來撤除一些障礙,以表現出自己有意願使得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因為世貿組織明年將就農產品進行新一輪談判。中國在這個時候提出一些自己的政策,是一種討價還價的牌。不過《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認為,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的最主要原因是過去計劃經濟造成的。為了避免開放農產品市場對農業帶來的衝擊,中國現制定的一些規定實際上就是針對著美國農產品進口,用以抵制市場的開放。程曉農說:就是尋找一些借口,利用一些枝節性的問題作機會,然後通過一些來回的折衝、談判、和磨擦,製造一些容易引起雙方爭執的問題,然後通過這些問題的討價還價和讓步,來達到一個拖延和阻撓一個農產品市場開放的目的。

*談判本身是目的*

對美中貿易前景不太樂觀的程曉農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開放農產品市場,而是為了擺脫對美貿易受美國政治壓力的狀態,和經濟上希望吸引更多外資來幫助中國解困。為了達到政治和經濟上的這兩個目的,就要作出一些讓步,比如開放農產品市場就是其一。因此這種讓步必然是有限的,而整個過程更是一種政治技巧。程曉農說:談判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他並不想突破,達到一種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就像中國和鄰國的許多邊界談判,談了幾十年毫無結果,原因就是談判本身就是目的。他不是為了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而是為了通過談判拖延時間,製造一種正在談判的氣氛。程曉農認為,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本質,未來美中之間在農業上的摩擦會不斷出現和繼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直播】拜登就芯片和科學法案發表講話
耶倫:不放棄任何應對中國產能過剩選擇
【新聞大破解】美盟金融演練vs中俄偽去美元化
美公布知識產權301報告 中國列優先觀察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