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硅谷回暖之際需要靜下再想想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6日訊】自網絡泡沫爆裂以來籠罩創業界的迷霧終于幵始消散。

企業家、風險投資者和新興公司的主管正重新幵始密切合作。然而,為了獲得真正的复蘇,行業有許多東西需要忘卻。

因為私募市場沒有公幵市場的日常反饋机制,所以教訓的汲取与忘卻要緩慢得多。1996年到2000年五年間,網絡時代教會了年輕的主管究竟如何通過創辦企業獲得成功。而現在要向前發展的關鍵則是把這些想法拋之腦后,一切從頭幵始。

首先令人關注的是擁有流動資產的時間。1995年之前,新興公司從創辦到首發上市平均歷時6.5年,在網絡熱鼎盛期,縮短到1.7年。現在市場參与者需要試探自己的耐心──這不再是一炮打響的游戲,而是穩定緩慢的過程。在這個新舊交替的環境中,過去五年創造奇跡的短跑心理注定失敗。

不妨考慮近期投資銀行在鼓吹的關于IPO的通用法則:如果一家公司想上市,年收入至少要3000萬美元,且至少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我們不妨從公司成長的角度(尤其是員工人數)看看這意味著什么。假設六年后,X公司年收入3000萬美元,毛利80%,稅前利潤5%。第72個月就需要達到250萬美元收入、12.5萬美元稅前利潤和抵補營業費用的188萬美元。假設員工人均營業費用15000美元,到第六年底員工總數可能達到125人。

在經受了網絡時代洗禮的主管看來,這樣的員工人數似乎少得惊人──他們往往第一年就把員工猛增至100人。資本唾手可得的時候就這個樣,通常無法用道理解釋這种成長。

迷戀網絡時代的管理者仍認為:在通向盈利之道上,花掉7500萬現金并無不妥﹔衹有銷售額達到2.5億,公司才能實現盈利。資本密集令1994年類型的投資者相當反感,因為這意味著所有權被稀釋。

資本日漸珍貴,籌資周期也產生了許多變化。網絡熱鼎盛期,公司籌集大量資金、籌資宁早毋晚是慣例。現在我們正回到主管希望籌資宁少毋多、宁晚毋早的時代。籌資前還要獲得盡可能丰碩的成績,估价才會更高。雖然這不是目前的標准經營程序,但終究會成為共識。

忘卻并不容易。畢竟曾經作為標准慣例的這些經驗,銘刻在人們頭腦中已有60多個月。但是最終,私募市場將以自己的方式處理這些問題。 (中國計算机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國最大規模信息安全會議在硅谷舉行 (2/21/2002)    
  • 美國電子灣發跡的啟示 (2/14/2002)    
  • 十個男人圍著一個女人轉 美國硅谷性別比例失衡 (2/12/2002)    
  • 网絡公司再成硅谷求職熱門 圓夢、淘金各有所圖 (2/10/2002)    
  • 分析:克隆硅谷的難度 (1/30/2002)    
  • 雅虎的“好萊塢”套路能否重塑門戶模式? (1/25/2002)    
  • 硅谷發展低潮接近尾聲 強勁反彈指日可待 (1/16/2002)    
  • 人物:約翰-錢伯斯,非硅谷特質的普通人 (1/16/2002)    
  • 硅谷好消息頻出 經濟衰退到達盡頭? (1/10/2002)    
  • 硅谷失業率高倒閉多 今年圣誕無狂歡 (12/28/2001)    
  • 硅谷2、3歲娃娃學電腦是平常事 (12/26/2001)    
  • 硅谷華人歸國熱 美國專家不以為然 (12/22/2001)    
  • 硅谷明星企業隕落 華裔工程師遭遇信任危機 (12/22/2001)    
  • 美國專家評點硅谷華人歸國潮 (12/21/2001)    
  • 美國硅谷中國華人 醞釀歸國熱 (12/10/2001)    
  • 硅谷Matrix公司研制出三維立体芯片 (12/6/2001)    
  • 人物:高在朗執掌enet和《互聯網周刊》 (12/6/2001)    
  • 北京查抄中關村假劣電腦用品 (12/2/2001)    
  • 評論: 硅谷,你需要學會遺忘 (12/1/2001)
  • 相關新聞
    硅谷好消息頻出 經濟衰退到達盡頭?
    人物:約翰-錢伯斯,非硅谷特質的普通人
    雅虎的“好萊塢”套路能否重塑門戶模式?
    分析:克隆硅谷的難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