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副校長﹕發展科技需區域視野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6日訊】香港若要發展高科技產業,方向何在﹖香港與珠三角又能否融為一體,共同開發﹖科技大學副校長林垂宙透露,科大有份參與的南沙科技園,已和香港科技園洽談過合作安排,有機會共同對外招商,讓海外科技企業可同時享有內地和香港的科技園區的好處,相信對不少科技企業有吸引力,可締造雙贏局面。

據明報3月6日報導﹐林垂宙解釋他的南沙香港合作計劃時說,香港商業服務發達,又有八所大學,學術研究人才較密集,適合科技企業設立研究中心和營運管理中心,南沙地方較大,成本較便宜,適合從事科技產品製造活動,兩地距離僅一個小時行程,倘能聯合成一個企業方案對外招商,匯集兩制的優勢,應該很有競爭力。

他說,曾經和科技園主席羅仲榮談過,雙方都看到聯合優勢的好處,很有意思合作,稍後會和新任行政總裁譚宗定談。

他說,參與南沙科技園的目的,就是希望讓科技企業在香港的後園便可以落腳,不用流失到別的區域,把優勢平白讓了給別人。

過去有人擔心工業全搬了去珠三角,香港經濟空洞化,其實是過慮,用區域經濟的視野來看,香港正像紐約、倫敦、東京那樣,從城市經濟發展為區域經濟,香港人可以把珠三角視為大香港的一部分。

林垂宙說,以廣州、東莞、深圳等地過去五年的迅速發展來看,在未來十年間,全部會成為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直接和香港競爭,如果香港不設法和這些地方建立合作互利的關係,利益將會受損,如果尋求合作,則整個珠三角將變得更有活力。

林垂宙說,紐約的經驗很值得香港參考,紐約從不會為經濟活動搬到市外周邊地區而憂慮,因為紐約有最好的電影院、歌劇院、博物館、餐廳、銀行、律師、大學等等,不論企業和工廠搬到哪裏去,只要還在大紐約地區,汽車一、兩個小時可達的地方,人才和高增值的活動就還是會流到紐約去。香港也該用這個角度看珠三角的發展,它其實是香港的一部分,這個區域的經濟發展起來,人都會湧向香港,因為香港有最好的服務業。當內地放寬香港遊配額後,許多內地人湧來香港,證明香港有吸引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安大略六華裔教授獲省長研究獎 (3/5/2002)    
  • 台灣高科技業導入RosetttaNet 世界有名 (3/5/2002)    
  • 教授﹕三枚地雷引爆香港弱點盡露 (3/5/2002)    
  • IBM推出“百變”PC 既是筆記本又是台式机 (3/5/2002)    
  • 搶攻華文網路學習市場 國科會2005年推出電子書包 (3/5/2002)    
  • 免費科技講座:《如何設計網頁》 (3/5/2002)    
  • 台灣科技廠商赴大陸投資已有退潮現象 (3/5/2002)    
  • 台灣政經情勢穩定台商大陸熱退潮 (3/4/2002)    
  •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將來台演講 (3/4/2002)    
  • 玉山科技協會12屆年會 即將開鑼 (3/4/2002)    
  • 美企業歡迎遭裁員員工鳳還巢 (3/4/2002)    
  • 哈佛大學規劃奧斯頓校區 (3/3/2002)    
  • 京官允月內研究港穗快線 (3/3/2002)    
  • 廠商校園徵才 台大舉行就業博覽會 (3/3/2002)    
  • 社會招聘是場“科技秀”? 中科院為何撒網求才 (3/3/2002)    
  • MSN爭搶AOL用戶不惜血本 5千萬美元“拉攏”網友 (3/2/2002)    
  • 史東:清華小史 (3/2/2002)    
  • 九年一貫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師資須加修學分 (3/1/2002)    
  • 大陸今年以四億元人民幣大力發展蘭花產業 (3/1/2002)
  • 相關新聞
    大陸今年以四億元人民幣大力發展蘭花產業
    九年一貫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師資須加修學分
    史東:清華小史
    MSN爭搶AOL用戶不惜血本 5千萬美元“拉攏”網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