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美國經濟的復甦

李怡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7日訊】美國經濟與其說全面復甦,不如說是由於經濟體系的反應快速,比以往更有彈性,而壓抑住不景氣的延續而已。經濟體系的反應快速,首先表現在貨幣政策的靈敏反應上。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在股市高潮時就警告人們不要「非理性亢奮」,在經濟陷入危機前即密集地大幅減息,釋出資金刺激經濟盡早走出不景氣。因此,這次不景氣的時間較過去幾次為短。

其次,是企業善用創新科技增進效率,並掌握最新的市場情報,調整生產活動。例如,一些公司建立人力資源隨傳隨到系統,在需要額外人手時,可立即召集兼職員工,有時上午發現缺人,下午就補足人力。其三,金融市場的創新和彈性,金融業在市場上發展出許多衍生工具,讓企業有更多財務彈性做更多事,也是縮短不景氣的關鍵。其四,是美國勞動生產力的迅速成長,也成為抵銷不景氣的基石。一九九?年代,美國勞動生產力平均每年成長百分之二點二,比一九八?年代多出半個百分點,整整成長了三成。而即使去年遭逢不景氣,勞動生產力還是繼續成長,打破經濟衰退時勞動生產力通常也會下降的歷史成規。綜合這些因素,使這次美國經濟衰退的時間並沒有過去歷次衰退那麼長,而是在短時間內就受到壓抑。

但梭羅卻認為,只要經濟未出現強勁反彈,美國經濟仍不能說是真正復甦。不但不能說是復甦,而且還可能有步日本後塵的風險。也就是說,政府利用減息等貨幣政策,為疲弱的經濟帶來些許刺激,經濟可能從負成長轉為正成長,但企業的投資仍未大幅增加,失業率仍未下降,產能仍舊過剩,因此,等十二到十八個月以後才發現,成長的腳步仍太慢,稱不上真正復甦。於是,政府又再採用另一套刺激方案,但力度仍太弱,不足以刺激經濟強力挺升。到最後,美國就可能落入日本的所謂「失落的十年」,即整整十年都沒有明顯的經濟成長。
梭羅認為,在長期利率沒有明顯調降的情形下,聯儲局不應縮手不再讓短期利率下調。他認為政府應拿出更多更強的財政手段去刺激經濟。因為財政刺激力度太小,很可能會延長景氣低迷的時期。
──原載5月17日《蘋果日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怡:兩種愛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