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施加壓力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面臨嚴重挑戰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30日訊】銀行業“為儲戶保密”是通行的准則,但過分了就會走向反面。歐盟委員會正在進行的打擊詐騙活動中,諸多案件都和瑞士銀行有直接關聯。歐盟反對營私舞弊委員會認為瑞士銀行的保密制度已經成為調查的障礙,但銀行保密制度對瑞士而言,又是整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撐點,豈能輕言放棄?

胳膊扭不過大腿 瑞士難保保密法

據環球時報報道﹐瑞士國家雖小,但是其在全球經貿體系中的地位卻不容小覷,它与美國和英國鼎足而立,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作為瑞士國民生產總值的重要支柱,金融業每年為瑞士財政創造約40億瑞士法郎(1美元約合1.6瑞士法郎)的稅收,僅次于商業,遠遠高于醫藥和机械制造業。憑借著銀行保密制度,瑞士銀行吸引了大量的境外存款。据今年年初瑞士有關方面估計,瑞士金融業所管理的資產占全球私人總資產的1/3。。

但是瑞士的金融中心地位近些年來一直受到西歐其他國家的挑戰,英國倫敦在接受外來資本的數目上已經高于瑞士,以至于瑞士人頗有點“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認為是由于瑞士金融業過分廉洁,對存款來源追查太嚴,才導致這些存款都流到英國去了。此外,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后,要求各國提供司法協助,以幫助其追查恐怖分子之間的金錢往來。雖然瑞士同美國進行了積極的合作,凍結了多個可疑賬戶,但是美國人卻一直對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耿耿于怀,認為這項制度阻礙了進一步調查的開展。

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在同歐盟進行的雙邊談判中,同樣被“群起而攻之”。与瑞士相鄰的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國,普遍實行高個人所得稅制以維持福利制度,于是許多有錢人將錢存進瑞士銀行,以此來逃避本國的高稅收。這种現象引起了這些國家財稅當局的強烈不滿。但是瑞士政府堅決否認“偷漏稅”的說法,只答應在存款人触及刑事事件并遭起訴時才提供司法協助。在這种情形下,意大利政府年初宣布實行“金融大赦”,希望能夠吸引國外資產回流。雖然瑞士銀行業依舊“打腫臉充胖子”,聲稱意大利的“金融大赦”對其業務沒有任何影響,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瑞士确實也害怕德國等其他國家會步意大利之后塵。

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嚴厲打擊詐騙事件,其中很多案件都直接關系到瑞士銀行的保密制度。歐盟反對營私舞弊委員會日前發表的一份7頁報告認為,瑞士已經成為調查的障礙。它列舉了150起与瑞士有關的案件,最多的是香煙、橄欖油和紡織品的走私活動。這些走私者都居住在瑞士,瑞士運輸企業以及貿易公司為他們偽造交款清單,瑞士銀行再幫助他們洗錢。其中香煙走私案中牽扯到瑞士的最多,在歐盟反營私舞弊委員會的報告中就有數十起,有的一起案件就涉及上億美元。

歐盟國家提出,瑞士應該同它們之間實行“信息共享”,讓它們對本國居民在瑞士的存款情況,哪怕不是“盡在掌握之中”,也至少得“知道的差不离”。瑞士則建議,由于銀行保密制度是瑞士傳統和經濟的支撐點之一,關系到國計民生,所以瑞士希望能夠采取折衷方式,既維持銀行保密制度,又照顧歐盟國家的利益。瑞士提出的建議是:向歐盟國家居民在瑞士銀行中的存款征收收入稅,按比例交給歐盟國家,但是歐盟國家不得過問交稅者的情況,從而保證了儲戶的隱私權。

經合組織集體施壓 稅收天堂优勢不再

目前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談判進入了死胡同,歐盟希望速戰速決,瑞士則采取能拖則拖的手段。今年6月中旬,雙方將正式就棘手的“儲蓄征稅”問題進行談判,而歐盟已經預先將同瑞士達成雙邊協議的最后期限定在今年年底。一些性急的國家,如英國和德國已經對瑞士的態度頗有微詞,聲稱將采取“集體措施”來對付瑞士。

此外,由歐盟成員國、美國、瑞士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參与組成的經濟合作与發展組織,也在其內部推行信息交換制度。眾多“稅收天堂”已經承諾,只要瑞士和盧森堡參加這項交換制度,它們也將緊隨其后。如果瑞士和盧森堡拒絕的話,那么它們從2003年4月開始,就將面臨著有關國家取消避免重复征稅的條約。那樣的話,瑞士在吸引外國企業方面將變得毫無魅力,諸如宜家、ABB等總部現設在瑞士的跨國企業很有可能重歸故國。可以說,在經合組織內部,瑞士面臨的壓力也日益增大,并且事實上已經被推到維持銀行保密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線上了。

銀行家未雨綢繆 老百姓傾向放棄

在5月初同歐盟委員會的雙邊談判中,瑞士經濟部長帕斯卡爾庫什潘一直堅持銀行保密制度,表示不向歐盟作出讓步,但同時被迫答應在6月中旬雙方正式就儲蓄稅收問題進行磋商前好好考慮立場。庫什潘回到瑞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慰當地的銀行家:“我們不會犧牲銀行保密制度的,但我們可以了解一下別人的觀點,以便最終找到一個解決方法。”但是他也承認,“銀行保密制度是一個代表了瑞士作為中立國形象的制度,但是這一認識是在不斷演變發展的,我們今天的銀行保密制度顯然已經与20年前的不同了,而且以后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制度也是要發展的”。

對于歐盟和經合組織的強硬態度,瑞士銀行家不免懮心忡忡,他們在瑞士政府与歐盟的雙邊談判中,一方面向政府施壓,要求不能放棄在維護銀行保密問題上的立場;另一方面又組團前往歐盟總部游說,試圖贏取歐盟方面的同情。

對于歐盟強迫瑞士放棄保密制度的要求,瑞士銀行業普遍認為是歐盟國家的一种嫉妒心理,認為這些國家的銀行企圖從瑞士的外國客戶中挖走一批人,也想在金融領域分一杯羹,因此他們理應捍衛自己的利益,拒絕歐盟的要求。有不少人甚至建議聯邦政府放棄与歐盟之間的談判。瑞士最大銀行UBS(瑞士聯合銀行)的老板奧斯貝爾說,很多重要的外國銀行,不管是德國的、英國的、美國的還是法國的,都在瑞士開設分支机构,這絕對不是偶然現象,顯然是因為瑞士奉行的銀行保密制度對其經營有利。

事實上,由于几年前鬧得滿城風雨的納粹黃金事件,許多新一代瑞士銀行家已經認識到,前輩們的行為确實有坑蒙拐騙的嫌疑,依靠幫助大亨們偷漏稅的手段來保持銀行業繁榮的做法非常“不道德”。瑞士銀行家協會前主席喬治克拉耶認為,瑞士要想保持自己的金融中心地位,必須放棄對保密制度的依賴性,通過真正高效的金融服務來招徠客戶。一位在瑞士銀行中工作的中層管理人員認為,“最近許多年來,瑞士几乎所有行業都在積極調整,以适應全球競爭,但是銀行業卻一直墨守成規,躺在偷漏稅和銀行保密制度上睡大覺。時代在前進,全球范圍內的金融信息共享已經迫在眉睫。銀行家們該換換腦筋了。”

目前,一些瑞士銀行已經開始未雨綢繆,選擇在西歐國家開設經營點,以求不失去這些國家的顧客群。有些銀行家表示,他們已經為此作好了准備,不管銀行保密制度是否存在,對他們的業務都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克拉耶認為,瑞士銀行想要改變經營方式,幫助其客戶應付未來西歐國家稅收當局的審查,至少需要2到3年的時間。

瑞士的普通百姓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呢?1984年,瑞士曾經做過一個類似的調查,當時75%的人的意見是堅持銀行保密制度。但在歐盟最近一次提出有關放棄銀行保密制度的要求后,在瑞士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瑞士人都對歐盟的要求表示支持,他們認為偷稅漏稅已經不是簡單的財政問題,而是一种嚴重的犯罪行為。在601名接受調查者中,只有28%的人認為應該繼續保持銀行保密制度,53%的人認為這一制度應該變得靈活一些,12%的人認為這項制度應該徹底放棄。這項調查的結果恐怕很出乎瑞士聯邦政府和銀行家們的預料。(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瑞士政府表示不會廢除銀行保密制度
為提防外國人逃稅 瑞士人希望改革銀行保密法
金錢能換來多少幸福?研究發現有不同答案
Costco金條熱賣 美國人出售黃金時稅率如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