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 哈耶克和撒切爾的聲音響徹歐洲

曹長青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7日訊】3月26日《華爾街日報》為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因病謝絕講壇、從此不再公開演講專門發表了一篇社論,題目是“撒切爾的聲音”。該社論評價說,雖然今年76歲的撒切爾夫人最近因發生幾次小的中風後,聽從醫生決定不再登台演講,但“撒切爾主義已經響徹歐洲”

撒切爾夫人從1979到90年擔任英國首相12年。在此期間,這位保守党領袖和當時的美國共和黨籍總統里根聯手,進行了一場哈耶克在《通向奴役之路》中所強調的經濟革命,強調並實施充分私有化、市場化,降低稅收,削減福利,減少經濟規定,限制政府權力,實現小政府,大社會。其核心價值和本質特征是把自由看得比平等更重要。在自由中獲得機會的平等;而不是像左派政府那樣強調政府干預經濟、擴大福利、強行高稅收,用劫富濟貧的方法追求財富的平等。

私有化﹕人類共同的理想

信仰哈耶克的經濟思想和里根、撒切爾主義的現任美國總統布什6月10日在華盛頓招待國際民主聯盟政黨領導人宴會講話時,對這種價值概括說,“把自由放在首位的經濟體制所取得的成就,超過因強化政府權力而窒息經濟自由的體制。這是歷史的記錄。民主資本家對自由、公正、富有同情心的社會的設想激起了世界的向往。開放的市場、民主的政府和自由的社會並非美國觀念,並非歐洲或西方觀念,而是人類共同的理想。”

過去幾年來,這種“人類共同的理想”通過“經濟全球化”走向整個世界,尤其是響徹歐洲大陸。1998年時,有15個成員的歐盟,只有西班牙、愛爾蘭兩個國家是主張充分私有化的右翼政黨執政,其他幾乎都是傾向福利社會主義的左派政府。而到今年底,整個歐盟剩下的左派政府恐怕只有瑞典、比利時、希臘,其他12個歐盟成員都將是傾向撒切爾主義的右翼政黨執政﹕

強烈親美的意大利右翼領袖貝盧斯科尼(名言﹕不管美國主張什么我都讚成,即使還不知道美國要說什么)去年五月擊敗了執政五年的左派政黨出任總理,羅馬首先向右轉;四個月後挪威跟進,左翼政黨被擊敗交出權力;去年底,丹麥的左翼社會民主黨被淘汰出局。

今年春,葡萄牙的右翼政黨擊敗了執政的左派社會黨;五月,荷蘭國會大選,公開宣稱“伊斯蘭教和荷蘭自由傳統不相容”的政治新星福圖恩雖然在選前被暗殺,但他創建僅90天的右翼政黨仍勝出,席位竟超過執政的左派工黨而成為全國第二大党,和得票最多的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一起,構成了荷蘭穩固的右翼政府,從而結束執政八年的左派工黨內閣。六月初的愛爾蘭選舉,更是一面倒,主張自由經濟的政黨獲得壓倒性勝利。

法國左派一敗涂地

歐洲最令人矚目的是被稱為“左派大本營”的法國最近的四場大選(總統和國會選舉各兩場),每一場都是希拉克領導的右翼共和聯盟獲勝,從而結束了法國長期左右共治(左派社會党獲國會多數席位而出任總理,右派候選人當選總統)的政治格局(也是僵局),法國多年來首次實現總統和總理都是右派的局面。

雖然巴黎的左派媒體,如《解放報》、《世界報》等,極力渲染這場選舉是勒龐為代表的極右派的失敗,因希拉克在第二輪總統選舉中獲82%的選票,但《華爾街日報》說,只看法國的左派報紙和電視,根本無法瞭解法蘭西社會究竟在發生什么。法國的四場選舉,結果明顯是主張並實施高福利、高稅收、大政府,並把工作時間縮短為每周35小時的左派社會党的“滑鐵盧”。那位當年設計35小時工作制的社會党議員,這次被選民報復性地選掉。

今年九月德國將舉行全國大選。目前的民調顯示,執政的左翼社會民主黨將會輸給右翼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如果德國向右轉,那么整個歐盟中的主要國家(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挪威、丹麥、芬蘭、愛爾蘭、奧地利、盧森堡)全部都將是右翼執政,成為撒切爾主義的信奉者。

六月下旬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說,在整個歐洲大陸,政治人物都感覺到必須表態:支持還是反對撒切爾主義。而歐洲左派們的主要口號就是反撒切爾主義。西班牙工會抨擊該國右翼首相執行的是“撒徹爾的最反動政策”。法國的左派社會党指責右翼總統希拉克“仿效撒切爾”。連比利時的左派首相也被貼上“幼兒撒切爾”(baby
Thatcher)的標簽。

而在意大利,右翼總理貝盧斯科尼和他的內閣成員們則公開表示“崇拜撒切爾”。被暗殺的荷蘭右翼政治家福圖恩曾多次說過,要“借用撒切爾的手提包來對付歐盟”。

英國最性感的女人

連遠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更有大批撒切爾的崇拜者。《華爾街日報》的印度裔專欄作家、極為崇拜撒切爾的瓦拉達拉金(Tunku Varadarajan)在今年一月的專欄文章中引述說,倫敦的文學雜誌《Erotic Review》曾向讀者發問卷,選全球過去1,000年中最性感的女人。結果撒切爾不僅入榜,且名列第四(第一是瑪麗蓮.夢露,第二和第三也都是電影演員)。瓦拉達拉金說,這絕不是從生理角度,而是英國男人們認為決然領導並打贏福克蘭群島戰役(1982年和阿根廷交戰)、果敢堅定推行自由化經濟的撒切爾,以其獨特的氣質吸引並征服了他們。

在去年八月的英國保守党會議上,特邀與會的撒切爾在演講時又語出驚人,她說,包括納粹在內的“歐洲的所有問題都出自歐洲大陸本身,而所有的解決方案都來自英語世界。”意指講英語的美英兩國的原本資本主義模式才是歐洲的藥方。這種自由經濟的理念,使撒切爾強烈反對“歐盟”這種方式。她認為歐盟是“社會福利政策的試驗品”,“共產黨人和左派在嘗試利用歐盟來引進社會主義”。撒切爾在今年四月出版的新書《治國方略》中甚至說,歐盟“根本無法變革”,建立歐盟“可能是當代最大的一個愚蠢舉動”。

《華爾街日報》的社論最後畫龍點睛﹕“可能這位鐵娘子至今仍冷淡歐洲,站在門外,但歐洲卻一步步走向了她。”

(原載《開放》2002年7月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戴維斯盛贊呂秀蓮美麗聰慧 陳水扁表示感謝
布什抵達科威特參加海灣戰爭10周年活動
為薩達姆 梅杰与撒切爾夫人公開頂嘴
"鐵娘子"不願介入權力紛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