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北京將承受左轉的經濟動盪?

人氣 8570

【大紀元2021年11月28日訊】中國政治的風向往往從官方「引導」或默許下的輿論開始。在出爐了所謂第三份歷史決議的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之後,又一次針對「改革開放」,嚴格來說針對民營經濟的罵戰登場。這一次被擊中的是聯想和柳傳志。

大五毛司馬南挑戰柳傳志觸動誰?

始於六中全會召開前一天的11月7日,一直到開完會的21日,有中共左派大五毛之稱的司馬南在B站連發七個視頻,矛頭直指聯想集團及其領軍人物柳傳志、楊元慶等人。聯想被質疑國有資產被賤賣、為泛海控股量身定做,一半高層是外國人,高管天價年薪,資不抵債有暴雷風險等等。

當中的「中科院股權被賤賣?聯想控股13億國有資產白送泰山會」,顯然不是一般的指控。涉及江澤民、朱鎔基時期的市場化股份制改革所帶來的國有資產流失。這是江掌權時期搞高層權貴利益均沾、瓜分全民財富的產物。

江澤民之子江綿恆1994年用數百萬人民幣「貸款」買下上海市經委價值上億元的上海聯和投資公司,是早期紅色權貴用「混合制」來竊取國有資產的模式。2007年《財經》調查報導揭露,山東第一大企業魯能集團高達738億人民幣的資產,被以三十多億元人民幣廉價收購,成為私企。背後實際收購人是曾慶紅之子曾偉。

司馬南對聯想賤賣國有資產的指控,還直接涉及曾被江澤民之子江綿恆掌控的中科院,江綿恆1999年至2011年任中科院副院長。司馬南指中科院在2009年以低價將聯想股權出讓給了盧志強的泛海集團有限公司,流失約13億元人民幣,而盧志強是泰山會的成員。

泰山會由柳傳志、史玉柱、馬雲等中國商界最有權勢的一群人組成,在今年1月馬雲開始被習近平當局打壓時宣告解散。這些富豪基本都是在江澤民時代發家。司馬南指控中科院白白將國有資產送給泰山會,到底是中共高層誰在指使?

司馬南本身名聲頗差,人稱「大五毛」,他早年曾多次公開讚賞薄熙來和王立軍,被廣泛認為是薄的人。在江澤民親信周永康落馬前,司馬南在社媒網路替周辯護,不過當中共官方宣布對周永康立案審查後,司馬南又轉變立場,連夜發微博討好習近平陣營,因此被網民譏諷為「三姓家奴」。

在司馬南的挑戰過程中,聯想方面保持低調。而待司馬南第七個視頻於11月22日發表的當晚,有御用叼盤手之稱的胡錫進上場了。

胡錫進的文字保持黨文化的風格,有點模稜兩可,似是而非。他一方面稱「司馬南的質疑是樸素的,有公眾意見的基礎」,另一方面又說「倒過來追究聯想是否導致了國有資產流失,需要非常非常謹慎」,因為「有不少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都有所謂的類似原罪」,「如果反過來追究,甚至形成一個運動,將會對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造成打擊,增加他們的不安全感」。

胡錫進最後又強調習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稱在這大背景下,柳傳志和楊元慶應該「思考」。

對這次司馬南指控聯想,官媒基本沒有轉發或評論,多是自媒體上引起諸多爭議。不過親共網站多維網就連續跟進評論。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27日對大紀元表示,司馬南應該只是一個在台前的發聲筒或擴音器,他的背後,另有其人。

他分析說,司馬南對聯想的攻擊持續了這麼久,而且帶有很強烈的打擊民營企業及翻國企改制時期舊案的色彩。當局嚴苛的輿論管控部門,不但沒有降溫或制止,反而讓輿論效應不斷擴大,這顯示了司馬南的興師問罪具有非常明顯的「輿論審判」性質。

「這是毛澤東時代發動政治運動整人的慣技,難以通過司法途徑達到目的,就通過輿論來發動群眾。」唐靖遠說。

至於官媒低調對待聯想被攻擊,唐靖遠認為是因為大家都看不清來路,怕站錯隊。

唐靖遠同時表示,胡錫進和司馬南的論調,基本上類似於唱紅黑臉,表面上看起來有很大差異,但骨子裡的目的一致,都是在鼓吹國進民退,只不過司馬南表現出了強烈的發動運動的慾望,而胡錫進認為更適合精準打擊而已。

他說:「胡錫進這次的發文,本質上是與司馬南的一次配合,更像是出自個人的一次投機。上一次針對李光滿,胡錫進是明顯的奉命維穩,奉命降溫。」

上一次罵戰

北京當局近年在經濟領域頻出重手,持續以反壟斷、數據安全等為由,整肅視頻遊戲、教育培訓、金融科技、食品配送、網約車、加密貨幣,加上早已被「三條紅線」規管的房地產業,在中國的民營業界引發寒蟬效應。

今年8月,當局高調提出「共同富裕」,要搞「三次分配」。隨後毛左寫手李光滿在自媒體發的文章,於8月29日被各大黨媒網站集體轉發。文章聲稱中共「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國內外輿論認為中國「二次文革」要來了。

這篇文章點名趙薇、鄭爽,還有飯圈、明星是「毒瘤」,又說螞蟻、滴滴等等是大買辦資本集團,走向了「社會主義的對立面」,「變革」就是要對其進行清理、整治。

但有轉發該文的《環球時報》的總編胡錫進,9月2日突然發文唱反調,痛批李光滿「嚴重的誤判和誤導」。

同為維護中共的兩名宣傳打手的爭戰當時曾引起國際圍觀。隨後李光滿的文章被官方降溫,原因不明。

這一次風從何來?

那到底最新這波由大五毛司馬南挑起的爭戰,風從何來?

時事評論員藍述對大紀元表示,司馬南是看準了六中全會繼續向左轉。所謂的習近平新時代只不過是要把毛澤東思想現代化起來。這是六中全會的核心。

唐靖遠則認為,司馬南對聯想的攻擊,真正的矛頭是衝著以聯想為代表的一大批通過改制而發展起來的企業,以及全力推行改制的決策者。這與高層政爭,與第三份歷史決議的最後「成色」,都有關係。

在最近的六中全會第三份歷史決議中,習近平對毛澤東以及文革的定調,基本按照鄧小平時代的第二次歷史決議,這或許令中國的毛左派感到不滿。

但另一方面,決議講到習近平「新時代」的部分,對於鄧小平開始、一直延伸到江澤民、胡錦濤的所謂改革開放時期,有大篇幅的不點名批評,涉及「黨內消極腐敗現象蔓延」、「黨治國理政面臨重大考驗」、「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貪腐程度觸目驚心」等說法。

旅澳法學家袁紅冰對大紀元表示,習近平原來想在這份歷史決議中,公開指出來江澤民時期的重大政治失誤和造成全面的腐敗。而且他還要否定江澤民的要讓資本家可以入黨的規定,認為違背了共產黨最基本的政治原則。但習近平受到主要是江派人馬的反對,第三次決議否定江的問題不了了之。

袁紅冰表示,中共二十大前,圍繞要不要公開批評江澤民的黨內鬥爭仍會激烈進行。

時事評論員藍述對大紀元表示,六中全會決議不可能公開表現習否定鄧江胡時代的政策。因為這是中共內部不同派系的鬥爭,當局不會讓這種鬥爭去影響中共所謂的偉光正形象。

習不惜讓經濟動盪?

中共六中全會所出爐的歷史決議,超半數篇幅聚焦在習近平掌權後。決議雖然再提中共未來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但同時提「促進共同富裕」。

藍述對大紀元表示,胡錫進就司馬南攻擊聯想,既為民營企業說話,同時又強調走共同富裕道路,實際上體現了習近平這種經濟政策,其核心就是要讓民營企業為中共埋單。

「我們看對恆大的處理方式就知道,中共現在就是要私營企業為其政策埋單。」藍述說。

中共對房地產業的強監管,使包括恆大在內許多開發商深陷債務危機。《時代週報》9月7日報導,截至今年9月5日,至少274家房地產公司宣布破產,平均每天一家。

公開報導顯示,恆大集團創辦人許家印頻頻變賣個人資產,為恆大續命。

11月26日,據港交所文件披露:11月25日,許家印、Xin Xin(BVI)Limited、丁玉梅合計賣出12億股中國恆大股份,每股平均價格為2.23港元,賣出金額合計約26.76億港元。

11月16日,《第一財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從7月1日至今,許家印已透過變賣個人資產或質押股權等方式籌集資金,累計已向集團注入超70億元人民幣現金。

中共在11月18日成立了國家反壟斷局,當然不是針對本身就是壟斷者的央企和國企。多種跡象顯示,中共當局正在醞釀進一步打擊民營巨頭。

11月20日,當局以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對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蘇寧易購、京東和滴滴等多家中國科技巨頭再次施以重罰。被立案調查的案件共有43起,事件最早追溯到2012年。涉案企業將被處以50萬人民幣的罰款。

今年4月,阿里巴巴遭罰182億人民幣,創下中國反壟斷罰款迄今為止的紀錄。

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及京東集團公布的第3季財報顯示,阿里巴巴淨利潤人民幣285.2億元,年減39%;京東則是由盈轉虧,單季虧損人民幣28億元。

中國經濟整體已出現斷崖式下滑。中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8.3%,第二季度7.9%,第三季度僅增長4.9%。

11月以來,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多個座談會上強調,中國內外環境中不穩定因素增多,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他稱要「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要在改革開放上下功夫,吸引外資,融入和穩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

但中共當局仍不肯改變的疫情清零政策,一旦發現確診病例,就勞師動眾地封鎖、全員檢測、集中隔離,這可能對中國經濟帶來深遠影響,包括外資的進一步撤離。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季愷文(Ker Gibbs)11月18日在臉書上發文證實,很多外僑正在離開中國,「我是他們中的一員」。他說與疫情有關的旅行限制是部分原因。

香港歐洲商務協會10月6日表示,多家歐洲公司正在考慮撤出香港,原因是香港在防疫政策上使用的是中共的「清零」戰略,而這令許多公司舉步維艱。

另外,11月26日多家外媒報導,中共網信辦以數據安全為由,要求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制定從紐約證交所摘牌的計劃,並報請政府批准。

滴滴出行今年6月突然在紐交所上市,隨後遭到北京一系列打擊。而滴滴出行營運長柳青是柳傳志之女。

藍述說,所有這些私營企業,都是和西方的意識形態相符合的。中共認為是對其政權的挑戰。習近平在他未來繼續掌權之後,隨著與西方對立的加劇,他要肅清來自於西方世界的這些影響,從長遠來看。他對民營企業還要不斷的進行整肅壓縮,繼續向左轉。

習近平發力整肅多個行業,背後還有什麼樣的考量?

唐靖遠分析說,在習近平的角度,他認為自己的折騰,是對鄧江胡時代遺留的爛攤子進行撥亂反正。在這樣的政治前提下,即便經濟出現一些整體的衰退甚至局部動盪,他都認為這是正常的,也是值得的,這是所謂新的「征程」路上必須付出的代價。

唐靖遠說:「這一批被整治的大型民企,在當局眼中,是政治威脅大於其經濟貢獻,這是習近平想要保黨的必然。」

李克強和劉鶴為何頻向民企吹暖風?

在當局事實上不斷整肅民企之際,預計做滿任期退休的總理李克強,以及副總理劉鶴,卻頻頻向民企吹暖風。時間節點剛好是兩波宣傳口爭戰之際。

在中共多家官方媒體8月29日集中轉發李光滿「一場深刻變革」的文章引發爭議後,劉鶴至少三次就支持民企公開發聲,他9月26日在烏鎮的網際網路大會上強調,「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李克強9月16日至18日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察時,在當地民企喊話,對各類所有制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維護公平競爭。

在司馬南發出針對聯想的攻擊後,11月24日,劉鶴在官媒撰文稱,「堅持改革開放,既鞏固公有制經濟,又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但也提到:「同時強化市場監管和反壟斷規制」。

劉鶴又強調,促進共同富裕,「不搞殺富濟貧、殺富致貧」。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表示,劉鶴的講話,和王岐山最近也在不斷強調堅持開放一樣,本質上都是輿論維穩,骨子裡是打右燈向左轉。

藍述則認為,李克強、劉鶴這些人現在出來安撫民營企業,實際上就是不希望中國的經濟出現大的動盪,一旦出現大的動盪,它會影響中共統治的穩定。如果一下子把民營企業整垮,這也會影響習近平二十大的連任。

責任編輯:林妍 #

相關新聞
從阿里到恆大 習近平20大前清場?(上)
習近平清查25家金融業對民企貸款 反腐同時打政敵
郝平:中共高調釋義「共同富裕」 五大憂患緊逼
【中國觀察】中共二十大內鬥和擴張兩條主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