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搬到灣區人數銳減 報告:出現斷崖式下跌

人氣 299

【大紀元2021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12月15日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曾經磁石般吸引搬入人群的灣區,在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下,成為加州新搬入人口銳減最厲害的地區,顯示疫情對於人們選擇在哪裡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不僅搬到加州的人在減少,灣區居民也是加州境內持續出現搬離潮的少數地區之一,在疫情衝擊下,從灣區搬家離開加州的比例,比疫情前更大。

這個由「加州政策實驗室」(California Policy Lab)發布的報告顯示,從2020年年初疫情開始,搬家到灣區的人數,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降幅高達45%,其中舊金山降幅最多,高達52.2%,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縣降51.5%,聖馬刁(San Mateo)降47.6%。

以聖塔克拉拉縣為例,在2020年初,大約有1萬名成年人遷入該縣,今年這個數字驟降至4,500人。但該研究未計算外國來的移民,外國移民已經歷史性地成為灣區人口增長的來源之一。

「加州政策實驗室」的研究員娜塔莉.霍爾姆斯(Natalie Holmes)表示,見到搬到灣區的人降幅如此之大,稍稍有點吃驚。

搬入灣區的人下降幅度之大,確實令人吃驚。從2016年到疫情前這段時間,灣區一直是加州遷入人口的主要4大目的地之一,由於灣區高科技公司雲集,高薪的職位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也令這一地區成為全美房價最高的地區之一。

雖然在疫情下,經歷了多個月的防疫封鎖之後,加州的遷入人口也有所減少,但幅度僅為25%~35%,遠低於灣區的遷入人口降幅。

同時,灣區也是搬家人數顯著的地區之一,但該研究是計算郵政編碼的改變來衡量的,郵政編碼改變有時在搬家到同一個縣境內也可能發生,也可能意味著搬到其它縣,或者離開加州。

由灣區新聞集團連同「合資硅谷」(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舉行的一次民調發現,希望搬離灣區的人,首次突破50%大關,達到56%,這也是系列民調首次突破50%。

但研究者們開始觀察人們在疫情中的遷移模式時,他們發現,在整個2020年,搬遷的加州人並不是很多。

霍爾姆斯說,她的解釋是,可能人們都有點不知所措,在試圖試探自己該如何應對疫情,同時也在推算疫情持續的時間會有多長,是一個季度?兩個季度?還是得持續3年?根據這些來做出搬家與否的決定。

在2020年,幾乎所有加州的縣,人們搬家的情況都出現減少,但在灣區卻是另外一種景象。舊金山搬遷數量暴增26.8%,聖馬刁縣增加了14.3%,聖塔克拉拉縣增加了9%。該研究還發現,這種現象在加州是灣區所獨有,其它大都會區,包括洛杉磯(Los Angeles)、橙縣(Orange County)和沙加緬度(Sacramento)等,都沒有類似現象出現。

總部位於帕洛阿圖(Palo Alto)的「加州經濟持續研究」(Continuing Study of the California Economy)主任史蒂夫.列維(Steve Levy)說,灣區的生活成本太高是主因。

列維說,灣區的生活成本一直都很昂貴,除了對高收入人群影響不大以外,其它工作的人口降低,並不令人感到奇怪。

但列維表示,這種趨勢也可能會逆轉。他表示,灣區正在增加頒發針對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許可,而且旅行、尤其是空中旅行,正在緩慢回暖。

今年4月,「加州政策實驗室」發布了他們首個研究報告,針對的就是疫情對加州人口的影響。該研究當時揭示,在疫情發生1年後,搬離灣區的人數驟增了大約30%。那次研究,和於12月15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都是基於國家信用局對於人口發生郵政編碼變動數據。

在4月的報告中,研究者們當時認為,要確知有這麼多人搬離加州,是否會產生長遠後果,還為時尚早。

但在最新的報告中,作者們認為,最新的數據並不支持許多人所擔心的,所謂類似「出埃及記」一樣的情況。霍爾姆斯表示,在疫情前,人們離開加州的趨勢很緩慢,儘管新的數據顯示,加州人口在繼續下降,但並未出現斷崖式的下降。

疫情發生後離開加州的人口,比2020年3月(即疫情前)增加了12%。

報告中寫道,媒體及其它評論,都在猜測人們離開加州的原因,許多都在關注淨遷出,而不是遷入,此項研究發現,加州遷入人口的降低,才是導致人口減少的大部原因所在。◇

註:新冠狀病毒,也稱武漢肺炎病毒,大紀元認為叫「中共病毒」更準確。因該病毒來自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更因中共掩蓋疫情導致病毒向全世界擴散,並造成全球大流行。




關注我們facebook主頁,及時獲得更多資訊,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陳柏州

相關新聞
美國房市 前十名求職者遷往的城市
特斯拉正式將總部從加州遷至德州
新變種Omicron來襲 美國房市增變數
研究:疫情後移居加州者遽減 離開者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