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生豬價格跌至15.8元 養殖業進虧損周期?

資金減持

人氣 300

【大紀元2021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6月1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大陸生豬價格跌至每千克15.8元(人民幣,下同),該價格已經跌破豬企自繁自養企業成本線,行業虧損面進一步擴大,有觀點認為豬企已經進入了虧損周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16日報導,中共國家統計局6月15日數據顯示, 6月上旬與5月下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即三個親本都是外來瘦肉型品種的雜交豬)每千克已降至15.8元,環比下降11.2%。

中原期貨農產品高級研究員劉四奎對此表示:「從調研情況來看,山東、河南等華北區域的規模以上養殖企業的生豬成本,高點的達到每千克17元,低點的也要15元。」

15日的價格顯示生豬現貨跌破外購仔豬育肥成本線後,再次跌破更具成本優勢的自繁自養企業成本線。

報導表示,今年5月24日,統計局給出的5月中旬生豬(外三元)價格逼近牧原股份一季度16元/千克左右的成本線。短短20天,上述成本線便已告破。

而在規模化養殖企業中,新希望等公司此前由於外購大量仔豬,綜合養殖成本要高於「自繁自養」的牧原股份。但是,在豬價下跌周期中,新希望、正邦科技等企業卻可以通過停止外購仔豬來達到降低整體成本壓力。

相比之下,牧原股份的「全自養」模式雖然成本低於同業公司,可是一旦豬價擊破成本線,其成本調整空間不如外購仔豬育肥類企業。

報導表示綜合上述一季度成本及中原期貨的調研情況來看,當前牧原股份已經步入虧損邊緣。相比成本優勢最突出的牧原股份都開始虧損,其它上市生豬養殖企業經營難言樂觀。而在「大豬」出欄未結束,以及豬肉庫存未得到有效消化的背景下,生豬價格短期內仍然難言見底。

劉四奎表示:「新年後受疫情影響,曾出現大範圍的壓欄生豬集中屠宰現象,導致市場供應快速增加。」而市場上的「大豬」出欄可能會持續到6月底才會結束。

「大豬」集中出欄、屠宰,又使得豬肉整體庫存明顯增加,再加上當前處於消費淡季,庫存難以得到有效消化,或將再次對生豬價格的短期反彈帶來壓力。

本來市場預計生豬價格在9月份會有反彈,但隨著2109合約交割日期的不斷臨近,上述預期也在不斷弱化。

劉四奎表示:「假設9月之前生豬現貨未能出現明顯反彈,期貨價格在交割機制的作用下,也將向現貨價格回歸。」

報導認為,就大陸生豬歷史走勢來看,全行業的虧損也會維持較長時間,而非跌破盈虧平衡線後馬上反彈。

2007年至今,生豬養殖業就出現過三次行業持續虧損的周期,分別為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虧損持續時間多在2年左右,期間,大陸22省市生豬平均價在14元/千克之下運行。

統計22省市生豬平均價數據後可以看出 15元-16元/千克為行業平均養殖成本線。

隨著養殖端虧損範圍持續擴大促使生豬養殖產能萎縮,當產能減少到一定程度,並得到有效出清後,市場供需關係將重新步入平衡,豬價開始新一輪上漲。

報導表示,若從上述角度來看,生豬養殖業顯然沒有進入產能自發減少的環節,現階段剛剛步入虧損周期而已。

之前曾有報導說,明年會有承受不住價格下跌的中小養豬企業退出市場。

面對生豬價格跌跌不休,市場的各大基金機構也開始紛紛減倉生豬養殖板塊的上市公司。

據新牧網消息,市場分析人士稱:「看到生豬養豬行業景氣度確定下滑的機構投資者,早已紛紛撤離。」5月上旬,安信證券研報稱農林牧漁板塊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持股環比有所下降。中泰證券研報稱隨著豬價下行,基金在生豬養殖板塊Top10配置的公司數量占比總量也呈現遞減態勢。

基金機構撤走給部分生豬養殖企業的股價也帶來直接波動。數據顯示,在本輪豬周期,基金持有的新希望股份峰值為17,436萬股,至2020年四季度減少至8348萬股,至2021年一季度末已僅剩771萬股,至6月初,其股價從高點下跌了60%。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集體走軟,資金紛紛逃離。

受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牧原股份僅5月股價就下跌達20%,從5月6日79.44元/股下跌至5月31日的62.62元/股。

數據顯示,豬肉價格走勢的轉換從今年2月份開始,隨著豬肉上市量明顯增加,豬肉價格開始下跌。截至今年6月初,豬肉價格已經連續19周下滑。

生豬現貨價格自2021年1月以來,已連續下跌近5個月,下跌幅度在50%以上。

期貨方面,6月4日,生豬期貨2109合約跌破2萬元/噸關口,報收19870元/噸,當日跌幅達4.38%,創上市以來新低。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大陸豬肉價格下跌 致豬企業績大幅下滑
豬肉降價 魚價又漲 陸民眾嘆吃不起了
中國豬肉價格續跌 豬場遭強拆養殖戶巨損
豬肉價格下降近24% 逼近豬企自繁自養成本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