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駐外科技外交官如何扮演科技掮客角色

人氣 646

【大紀元2021年06月04日訊】美國總統拜登6月3日簽署行政令,禁止美國人投資包括華為在內數十家與國防和監控技術有關的中國公司。事實上,近年來促成中國與各國科技投資合作的一大推手,是中國(中共)駐外使領館的科技外交官。一份新報告發現,去年被美國政府下令關閉的中國(中共)駐休斯頓領事館更是所有中國(中共)使領館中行動最積極的,近九成的美國科技項目信息都來自該處。

在休斯頓領館關閉的一週前,中國科技部運營的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網發布了休斯頓領館發回的一個推薦項目。項目公告說,總部位於科羅拉州的醫療器械公司PharmaJet擁有兩款具有專利的無針注射器產品,計劃在華推廣,並開展無針注射疫苗接種合作。

科技外交官等於科技掮客

這種由中國(中共)駐外使領館牽線搭橋的項目並非特例。2008年為落實中國「十一五國際科技合作」,「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啟動了「科技外交官服務行動」,13年來,中國(中共)駐外使領館的科技外交官已向中國企業和機構推薦過上千個國際科技合作和投資機會。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高級研究員費瑞安(Ryan Fedasiuk)說,中國目前在駐52個國家的使領館派駐有大約150名科技外交官,他們在中國獲取外國技術的戰略中扮演著「掮客」(broker)的角色。

他對美國之音說:「我們發現,中國外交官幫助那些看起來是私企的中國企業獲得外國科技項目,並且充當中間人,讓中國企業能夠投資特定領域和企業,以及那些能夠推進中國目標的海外政府和高校研究項目。」

費瑞安與同事最近聯合發表題為「中國的外國技術願望清單」(China’s Foreign Technology Wish List)的報告,通過分析中國科技外交官在2015年至2020年間發回的642份國際合作項目信息,考察了中國科技外交官的運作方式。

報告說,這個過程分為四個步驟。首先,科技外交官確定中國國內需求,尤其是中國科技和產業政策中所設立的目標;然後,科技外交官在駐在國通過行業組織、華人團體和中共統戰系統,了解海外科技前沿動態,發掘中國企業和機構可以建立聯繫和投資的項目和人才;接著,與海外行業組織和中共統戰組織協調舉辦科技投資對接活動;最後,將外國技術轉化為國內利益。

報告隨機調查了30家中國科技外交官推薦的外國企業,其中14家企業與中國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或達成專利授權協議,或是以其它方式如參加中方主辦的科技投資對接活動,向中國企業展示其技術。

報告特別提到中國(中共)駐休斯頓領事館在中國全球科技信息蒐集行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報告說,在其被關閉前,休斯頓領事館是推薦國際合作項目最多的中國駐外使領館,而且有關美國項目近90%的信息都來自於該領館。

有意思的是,在休斯頓領事館2020年7月被美國政府關閉之後,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網發布的來自美國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數量銳減,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

中國(中共)的願望清單裡有什麼?

中國科技外交官對哪些技術項目感興趣?報告在對642個國際技術合作項目進行分析後發現,這些項目涉及最多的是生物技術,其中有190個項目與「中國製造2025」中所列的生物醫藥和醫學儀器產業有關;其次是信息技術,有171個項目的關鍵詞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相關,還有幾個項目涉及集成電路設計和半導體製造設備。

例如,中國(中共)駐以色列大使館2019年7月推薦中國企業與以色列激光雷達公司Innoviz Technologies合作。成立於2016年的Innoviz公司被認為是激光雷達行業的黑馬,其研發的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要素之一。

半年後,Innoviz公司宣布與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合作,在中國開發部署無人駕駛卡車。

報告指出,中國科技外交官明顯也對有潛在軍事應用的項目感興趣。例如,中國(中共)駐以色列大使館2019年4月推薦中國企業與以色列航空航天技術開發公司Aeronautics Group的無人機系統項目展開合作,指出該公司「在軍用、民用飛行器研發和應用領域具有豐富和國際領先的人力和技術儲備」,並且「將中國作為主要發展市場,希望在生產、營銷、研發等各領域以各種形式開展合作」。這家以色列公司研發的Aerostar Tactical UAS無人機系統為美國、荷蘭和波蘭等國的軍方所使用。

費瑞安表示,中國科技外交官推薦的很多技術項目是商業性質的,更多的是為了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可能與國家安全無關,但是一些技術有高科技和軍事應用。他說:「我不認為他們在吸收何種技術的問題上是非常挑剔的,不過他們特別關注信息技術領域,這些技術可以與軍事有關,或至少在某些方面可用於軍事用途。」

在這些合作項目的區域分布中,報告發現,最多的來自於俄羅斯(112項),其次是美國(77項),英國(62項)和日本(57項)。但是報告指出,雖然美國項目只占所考察項目總數的12%,但是來自美國盟友的項目占比則超過了70%。

報告還指出,在642個項目中,中國科技外交官大多關注的是企業和高校,尤其是一些有融資需求的初創科技公司,但是有大約80個項目涉及外國政府資助的實驗室科研項目,其中41個項目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或智能系統有關。

美國之音就報告內容向中國駐美使館發電郵詢問,至截稿前沒有得到回應。

中國(中共)的科技野心

中國(中共)在科技領域雄心勃勃,過去十多年來在研發上的投入不斷增加。華盛頓智庫戰略與研究中心(CSIS)「中國力量」項目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研發支出從1991年的130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4100億美元,增長了近30倍,目前的投入規模僅次於美國。在人工智能和5G等高科技領域,中國大有趕超美國之勢。

谷歌前CEO,美國國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員會(NSCAI)主席埃里克·施密特今年早些時候曾警告說,美國必須在與中國的人工智能競爭中領先,否則「我們將面臨一個被強加其它價值觀的未來。」

5月底,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也說,中國的監控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猛,如果不加以約束和規範,奧威爾小說《1984》中大規模監控的社會將在2024年成真。

戰略與研究中心戰略科技項目主任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ewis)認為,中國在許多領域仍然依賴西方技術,但是他指出,中國的目標是「結束對西方技術的依賴,並且主導全球市場」。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的做法令人擔憂,「中國將正常的商業操作與非法的行為結合在一起,比如知識產權盜竊、無視世貿承諾以及間諜行為。」

費瑞安表示,中國科技外交官在促成外國技術轉移過程中所做的也許並不違法,但「這是以系統化的方式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新和最前沿的科技進展,而且中國在以國家力量,利用外交資源促進私營部門,幫助中國企業拓展他們的全球市場份額。」

他指出,「從美中競爭和兩國私營企業競爭的角度來看,這是令人擔憂的。」

他此前在推特上表示,很明顯,中國對科學、技術和外交的觀念與西方有著顯著不同,北京在國際合作上的終極目標不是真的「雙贏」,而是技術複製。

美國應協調盟友共同應對

過去幾年來,美國政府已採取積極措施應對中國盜竊知識產權和強迫技術轉移等不公平貿易行為,並且對中國的海外人才招募計劃、科技投資和其它影響力活動加強審視。

拜登本週四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投資包括華為和中芯國際在內的59家中國科技企業。美國國會擬議中的《美國創新和競爭法》將授權撥款一千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半導體等先進技術的研發,以協助華盛頓展開與北京在這些領域的競爭。

費瑞安認為,美國還應與盟友協調,應對中國(中共)獲取外國技術的做法。

他說:「美國政府在審查進入美國的外國投資方面已經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了,國會也在考慮推出法案,以審查與敏感技術有關的對外投資。但是包括英國、日本和以色列在內的美國盟友,來自這些國家的項目占到中國科技外交官關注項目的70%以上。這些國家也採取類似的審查程序,防止不必要的技術外流,是非常關鍵的。」

他認為,企業、高校和實驗室以及科研人員也應有防範意識,在參與國際合作時,對潛在的合作者進行盡職調查。

轉載自《美國之音》,原標題:中國科技外交官:中國獲取外國技術的中間人

責任編輯:方明#

 

相關新聞
憂知識產權被竊 澳政府審查維州與江蘇協議
鍾原:習近平談知識產權保護洩露的實情
遏制中共「慣偷」美議員再提保護知識產權法
中共竊知識產權 美議員提案撤銷其出口特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