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滴滴事件 涉中共習江權鬥

圖為一位駕駛正在使用滴滴出行App。(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氣: 355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1年0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中國網路叫車巨頭「滴滴出行」剛赴美上市IPO(首次公開募股),即遭中共以資安為由下架滴滴的App,使滴滴出行在美國的股價暴跌,綜合媒體報導,其在紐約證交所上市10天以來,市值蒸發超過219億美元(約新台幣6,132億元)。學者分析,這背後牽涉中共二十大前的派系鬥爭,中共紅二代、紅三代與習派出現嚴重角力,且美中貿易戰使中國資金出現缺口,中共中央得收緊權貴勢力的金流。

據資料顯示,滴滴在6月30日剛上架時,發行價為每股14美元,IPO估值約670億美元,而在7月1日時收漲至每股16.4美元的高點,市值達到786億美元,當日盤中突破800億美元。而中共在7月4日宣布下架滴滴,其股價在9日滑落至美股12.04美元,市值滑落至581億美元,與高點時相差219億美元。

滴滴背後的大股東 均屬於江派

中共以「違規蒐集個資」下架滴滴,背後原因恐不只這一項,自媒體主持人唐浩在YouTube頻道《唐浩視界》裡提到,這還牽扯到中共高層的內部博奕與權力對抗,可能影響明年中共「二十大」的權力分配結果,關乎中共的命運。

唐浩說,滴滴背後的大股東,包括:馬雲創辦的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馬化騰的騰訊公司等,這些企業隸屬前中共黨魁江澤民的派系,「滴滴水很深、勢力很大。」

據《華爾街日報》披露,中共本來要求滴滴延遲到美國上市的時間,但滴滴仍趕在6月30日就在美國上市。唐浩說,「顯然在違抗黨中央」,這種做法有高度政治風險,代表滴滴背後的大股東有深厚的政治勢力,「中共中央覺得是公然挑釁,代表政商權貴與太子黨集團沒把中央放在眼裡,因此習派選擇對滴滴滿門抄斬。」

中共將在2022年秋季舉行二十大,唐浩說,屆時得進行權力重新分配,而對習近平來說,現在滴滴給他難堪,等於是直接挑戰他的權力。如果習不做出強硬的報復,就等於是放軟、示弱,就可能會讓黨內更多派系權貴跟上來、挑戰他,甚至騎到他頭上,就會對他明年連任黨魁構成威脅。

中共整治滴滴的力度 或創新高

該起事件未來可以關注幾大面向,唐浩說,首先是中共整肅與懲罰滴滴出行的力度,可能會創下新高,或超越阿里巴巴;第二是,反習派勢力與太子黨集團恐不會善罷干休,而他們也被習派盯上,雙方的對抗會越來越激烈。

第三是,習近平被嚴重孤立,唐浩說,習對外實施戰狼外交,而對內因為高度集中權力、得罪大批權貴利益,同樣也是越來越孤立。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指出,中共的紅二代、權貴資本主義,這不僅是金融問題、經濟問題,同時也是政治問題,「這些紅二代至今掌握中國所有跟國家政權、民生有關的企業。」

之所以成為這種局面,董立文說,這要回到鄧小平當年推行改革開放時,在黨內遇到較大的阻力,因此鼓勵黨內的上海幫從政經商,這促成中共官員可開公司,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勢力從掌握中國所有高科技領域的版圖開始,逐漸透過轉投資跨足上海的機場、港口、公共衛生、醫療等產業,「變成現在這種,紅二代的紅色權貴壟斷了紅色江山的紅色資源。」

董立文說,中共的紅二代主要是壟斷中國的產業,而紅三代則是被培養具有金融操作的能力。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等人先是被送到國外的投顧公司上班,接著自己開設投顧公司,專注在金融產業與高科技產業。

紅三代IPO資金藏海外 使習決定出手

他說,以上海幫為主的紅三代們開投顧公司,結合海外投顧公司帶著中國企業到海外上市,並通過IPO吸金,但最終這些資金不會回到中國,而是透過轉投資的名義藏在海外,這些IPO的風險由中國承擔,但利潤被他們分走,所以習近平決定要整頓它們。

董立文說,中共在2016年曾發動首波整頓,當時瞄準海航、安邦等這些到海外的投資公司。而去年底開始針對阿里巴巴、騰訊,以及近期的滴滴出行,都是習近平的第二次出手。

選擇在這時有動作,董立文說,首先是美中貿易戰之後,使得中國經濟發展變慢,資金出現缺口,同時隱藏著嚴重國債問題,習近平因此得積極找尋財源。但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權力問題,這牽涉習派與政敵江派在二十大前的角力,「政治因素可能超過金流、金融因素。」

滴滴出行的股價暴跌使得華爾街投資人受到影響,外界關注美方的態度。董立文說,美國總統拜登在選前被爆出其家族與上海幫有關係,但如今拜登的位置已經改變,且美中的市場定位、戰略走向也轉向,而美國政府仍會基於國安理由處理中共問題,不至於過分涉入中共的派系鬥爭。

圖為滴滴出行公司。
圖為滴滴出行公司。(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一位駕駛正在使用滴滴出行App。
圖為一位駕駛正在使用滴滴出行App。(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