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他為什麼能由一文不名變成全縣首富?

作者:泰源整理
人生的轉折可能在瞬間就發生,然而,追根究底,改變人生的遭遇為何會發生呢?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905
【字號】    
   標籤: tags: ,

清代袁翁從一頓飯也沒得吃到變成家道鼎盛的一縣首富,顯示了什麼呢?人一生中的得失成敗都是命裡註定的,苦苦追求而不能得到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安分守己,聽從天意的安排,未必就不能得到,何必營營苟茍,自尋煩惱呢?

《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在陳國斷了糧,跟隨的人都餓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憤憤不平地見孔子說:「難道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即使窮途末路,依然固守節操和本分,小人身處窮途逆境,就容易放棄節操,胡作非為。」(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凡事順天意而為,不放鬆做人的道德準則,得失自有定數。

我們一起來看看清朝長山袁老翁的故事。

袁老翁小時候極貧困,住在城外一間破屋中,不過他很知足,勤奮工作,克勤克儉,也沒讓自己去當乞丐。一年,收成不好,他餓了好幾天,不要說一頓飯,連一粒米都吃不到。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也沒有,最後他只好收拾了幾件破衣褲,到當鋪想押幾文錢。

當鋪老闆睨著他說:「這些東西一文不值,快拿走。」
袁翁嘆道:「我不是個胡亂作為的人,只因為餓得沒辦法,沒有門路借錢,又不會討飯,萬不得已,拿這些東西來抵押,這不過作為一個憑證罷了,有了錢便會贖回去。希望老闆念在素日相識的情分,抵押百十文錢,讓我苟延性命。」

老闆認為這是笑話,不予理睬。
袁翁憤憤地說:「假如有一天我發了財,發誓也要開個當鋪。到那時即使有人拿個死孩子來典當,也一定當給他。」當鋪最忌諱當死孩子的說法,老闆聽了很不高興。只是看他已經十分貧窮,不值得與他計較,所以就忍住了。

袁翁回去時一路苦想,臉上潸潸流下淚來,不知不覺停步對天呼號:「天啊!我袁某捫心自問,做的事情,沒有不可告人的,為什麼竟會落到這種地步呢?」好一會兒,才停下哭泣繼續走。

忽然,他的破衣服被荊棘刺鉤住了,一下難以掙脫。彎腰去摘開,發覺荊棘下泥土很鬆。試著用手一撥,土中白光燦爛,他拿出一把,感覺沉甸甸的,一看,原來是銀元寶!他就用破衣裹了幾錠,又把土密密掩蓋好才回家。

第二天,他再去過去看,銀元寶還在,他再用衣服裹了一包,還是拿不完。他就這樣搬了幾十天才搬完,大約有二萬兩銀子。袁翁不敢露富,先做些小生意,再逐漸做大,一年之後就成了巨商了。袁翁於是買田造房子,買了男女傭人,就在住宅旁開了個當鋪。

以前那個當鋪老闆聽說此事,驚訝道:「姓袁的餓鬼果然有這一天啊?過去受了他惡言惡語,每次想到,心裡實在不甘。如今乘他開市之初,何不去一次,故意犯他的忌,姑且出一口往日的惡氣!」就找了個死孩子,用襁褓裹好,挾到袁家當鋪,要求押銀子十兩。

掌櫃的非常生氣,看樣子要動武了。袁翁正好在旁邊,急忙制止,向那個當鋪老闆拱手說道:「老兄想證明我是否是個講信用的人是嗎?這孩子的死期,正是小店開張的日子,不算沒緣分,就如數押給你吧。」

就派人買了小棺材,把孩子裝殮進去。又說:「這孩子不必送遠,就在我站的那塊地磚下埋下去就行了。」

急忙叫僮僕拿了工具,在自己腳下掘一個坑。才掘了一尺多,忽然掘到一塊石板,打開一看,板下排列著十幾口大缸,缸內全裝滿了銀錠,滿店人都驚呆了。先前那個當鋪老闆見了感嘆萬千,才知袁翁是個厚道人,老天本來就在暗中開導人呀,就再三道歉而去。

袁翁從此成了全縣首富。不久生了兒子,兒子又生了孫子,都能讀書上進,中進士和舉人的連綿不斷,有做到總督、巡撫的,做到尚書的,家道鼎盛。(出《夜譚隨錄》)

明末諸生,入清後一生隱逸的「畿南三才子」申涵光說:「得失有定數,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有。安然順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荊園小語》) 這就是說:人一生中的得失成敗都是命裡註定的,苦苦追求而不能得到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即使是經過追求而得到了,大多也是命裡註定應該得到,而不是追求的功勞。所以人們安分守己,聽從天意的安排,未必就不能得到,又何必營營苟茍,自尋煩惱呢?

─點閱【中國古代奇人奇事】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皇后與永曆帝感情非常好,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裡,他們患難與共,相互扶持,將風雨飄搖的南明苦苦撐了十六年。示意圖。(公有領域)
    一個書生遭喪父之痛時,未婚妻被改嫁,赴考之日正是他失婚之時。後來他幸逢貴人,竟然幫他找回了未婚妻,挽救了婚姻。這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 何醫生給兩人病情相似的人開了同樣的藥,結果卻大不同。他茫然若失地說:「今天才知死生在命,不在藥的功效,也不在醫生的技術啊。」從此閉門謝客,許多年不再談醫術了。
  • 粵語中有這樣一句方言:「財來自有方,唔使咁彷徨。吃幾多,著幾多都系整定噶。」意思是說:一個人發起財來自有它的方法,無須你煞費苦心地去籌謀。吃多少,穿多少,用多少,都是註定的。本文的故事就能反映出這一點道理來。
  • 成公為人耿直,性好善良,老了就在水邊建了一座茅廬,以捕魚為生。有一天,天快黑的時候,有個穿著濕衣服的人,哭泣著走來,成公以為他是個掉落水中而爬上來的人,於是就叫他進來,準備辦了酒飯,要招待他吃一頓,暖暖身子。後來這兩「人」發生了一段「超人」而感人的故事。
  • 父親欠下巨債憂悶喪命導致家庭變故,一個豆蔻年華的女孩子和母親被騙入「瘦馬家」,等待她的是養肥後被出售的命運。直到「買主」來「挑貨」那一天,她才豁然明白!面對艱苦餘生,她怎樣選擇?屈從偷生?還是「寧做乞丐而死,而不受辱而生」呢?
  • 平日作人做事不貪不取、一塵不染的人,對人存一份厚道、一份好心的人,可能在經歷人生坎坷之後,得到豐厚的回報。請看本文講的兩個這樣的故事。
  • 亂世中,有人看似強盜,卻是地道的好人;有人看似好人,卻是真正的強盜。看故事吧!
  • 明末清初著名詩文作家王猷定說:「古往今來,因為琵琶彈得好而聞名於世的人多了,可沒有一個人能與湯(應曾)先生相比!人如果沒有至性,情感就不會深入專一,那怎麼能流傳後世呢?」湯應曾彈奏琵琶怎般地感人呢?
  • 清朝未年時,武昌事發,北京大亂。書生呂居翰家住北京,請求母親去避亂,他的母親說:「人心瓦解,清室固亡。但是也沒有什麼地方可去。假如革命軍是救民的,就不用避;假如是害民的,到哪裡也不能倖免。皇宮裡,京師內都還算安靜,我們家又窮,沒有必要去匆忙避亂。」呂生也就順從了母親的意思,後來亂兵來打劫,呂生怎樣在亂世中保住一家人和鄰人的平安又締結了良緣呢?
  • 世上之人,都以物質利益為交際原則,往往由於一錢之爭則至死不放,而陳國瑞和張翁兩人反而互相推讓,這樣的人在世上應是打著燈籠也難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