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絡遭黑客攻擊次數三年翻一番

人氣 403

【大紀元2023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日本遭受的網攻次數正在激增。網絡安全專家表示,日本在檢測攻擊和保護數據方面,已落後於其他先進國家。同時,日企高度依賴外部供應商進行系統開發,發現漏洞後,修復軟件的速度很慢。

據《日經亞洲》報導(鏈結),海外黑客利用了這些防禦措施的弱點,這使日本遭遇的海外網攻次數在三年內翻了一番。

2021年,四國南部島嶼上的一家中型醫院,遭遇了勒索軟件攻擊。其安全系統的問題在2019年5月被公開,但該醫院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糾正這些問題。

《日經亞洲》表示,該醫院分別找了不同的廠商,來開發管理整體業務運營和病人數據的系統,但兩者都缺乏足夠的系統保護措施。

這家醫院並不是特例。許多日本公司在發現弱點後,修復系統的速度都很慢。據美國網絡安全公司Bad Packets的數據,當2019年8月報告了Pulse Secure VPN設備的漏洞時,日本使用的設備中,只有9%在發現後一週內修補了軟件。相比之下,德國、美國分別有49%和31%。

日本在檢測網攻方面也不熟練。據趨勢科技(Trend Micro)的一項調查,日企IT官員中,只有34.5%表示他們能在早期階段發現勒索軟件攻擊,海外的平均比例為42.2%。

海外黑客似乎很清楚日本的網絡防禦問題。據日本警察廳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平均每天發現約7,800起網攻案件,幾乎都來自國外。這個數據是2019年的兩倍。

「日語曾是抵禦網絡攻擊的屏障」,日本互聯網公司DeNA負責網絡安全的松本高士(Takashi Matsumoto,音譯)說,「但由於翻譯軟件的進步,這種防護基本上已經消失了。」

據美國網絡安全公司SonicWall的數據,在世界範圍內,勒索軟件攻擊在2021年夏天達到頂峰。

《日經亞洲》指出,日本網絡防禦薄弱,源於習慣將安全系統的開發和管理外包給外部供應商的做法。

東京雲服務企業DreamArts表示,對日本主要企業1,000名網絡安全官員的調查發現,80%的公司從未改變過他們的主要供應商。

DreamArts首席技術官石田健介(Kensuke Ishida,音譯)說:「許多日本公司依賴特定的供應商進行系統開發和維護,並且缺乏願意在降低網攻風險上,發揮積極作用的人員。」

目前,國家支持的網攻數量在增加,這些攻擊旨在竊取有關關鍵基礎設施或技術的機密信息。即使是供應鏈中的小型、中型公司也已成為目標,一些小的安全漏洞,可能對整個社會造成嚴重損害。

當2021年12月發現Apache Log4j的一個漏洞時,美國政府敦促用戶立即採取應對措施,並警告說如果他們不這樣做,會有法律後果。俄羅斯在對烏克蘭的網絡攻擊中,實際上也利用了這個漏洞。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第二屆民主峰會 拜登宣布提供近7億美元資助
西班牙史前洞穴重見天日 繪有上百幅獨特壁畫
俄烏局勢迫使各國在美中之間選邊站隊
涉三億歐元團伙詐騙案 4中國人在比利時被捕
最熱視頻
【秦鵬觀察】中共抓日本公民 涉一核心機密?
【新唐人大視野】李強失決策權 國務院成祕書班?
【探索時分】台灣海馬斯將裝備GLSDB 性能如何
【晚間新聞】習家軍開啟新版內鬥 反腐紅人遭封
【財商天下】邊穩外資邊打壓 中共意欲何為?
【新聞看點】美起訴趙長鵬 幣安遭致命一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